《找质数》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示范引领任务 |
《找质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质数》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100以内的质数。
难点: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1~12数字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找因数”,师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因数》,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呢?(拼长方形和乘法算式)
师请学生回顾用12个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能拼几种?从而找出12的全部因数。预设:能拼成3种
师设疑课题,今天还用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来找,找什么呢?并板书:《找_____》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
用2,3,4...11个小正方形分别能拼成几种长方形呢?写出拼成的长方形的种类数和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完成下列表格。
小正方形个数(n) |
能拼成几种长方形 |
n 的因数 |
2 |
1 |
1,2 |
3 |
1 |
1,3 |
4 |
2 |
1,2,4 |
5 |
1 |
1,5 |
6 |
2 |
1,2,3,6 |
7 |
1 |
1,7 |
8 |
2 |
1,2,4,8 |
9 |
2 |
1,3,9 |
10 |
2 |
1,2,5,10 |
11 |
1 |
1,11 |
12 |
3 |
1,2,3,4,6,12 |
1)师引导学生先用2个小正方形去拼,询问拿到2数字卡纸的学生上黑板摆一摆,并且完成2这一行的表格。(同桌2人为一小单元组,师课前给每一小组发一张写着“数字+括号”的卡纸)
2)师引导学生如果用3个小正方形,4个,5个......11个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因数分别有哪些?
3)小组合作完成,再请拿到对应数字的小组代表一一上演示摆法并汇报填表
2.
1)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小正方形的个数、拼成长方形的种类数与因数个数之间的关系;
2)尝试描述发现的规律:有的数只有2个因数,有的数有2个以上的因数(如:5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5的因数只有1,5;12个小正方形能拼成3个长方形,12的因数有1,2,3,4,6,12)
3)分类:根据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将表格中的自然数进行分类,把只有2个因数的自然数分为一类,把有2个以上因数的自然数分为一类。
3.
1)师根据学生分类,明确概念,板书并补全课题:
2,3,5,……
4,6,8,…… 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4.
1)找队伍:(队伍设置讲台右边:质数,左边:合数)请小组代表拿着1~12的数字卡纸找到自己的队伍,分一分质数和合数各有哪些?
预设:质数有2,3,5,7,11;合数有4,6,8,9,10,12.
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
2)小法官判案
师提问:怎样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组织学生交流,如15,19,24,23,49,师进行指导。
(1)可以先用“2,3,5的倍数的特征”来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3,5
(2)再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
(3)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如果找不到除1和它本身以外其他的因数,则这个数就是质数。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1题表格
4人小组合作活动“练一练”第4题:“你说我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布置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2.
3.
4.
把握教材特质,关注学生经验积累
桐城市城郊第一中心小学 梅凯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思维中的形成,靠的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灌输,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得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外,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刘玉娟老师很好抓住了这一点,利用数形结合,依托等面积的长方形的不同形状(长宽的变化),直观收集自然数(2---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完成数的分类 ,突出质数:因数个数只有2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离出合数这一类的特点。然后利用游戏形式突出强调“1”的特殊性。严密分类。
可以说,刘老师在教学中很好的突出了两个教学重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设置:质数因数的特点和1的特殊性;明确呈现了质数合数的定义。
但因学生在前一课《找因数》中,已经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掌握了收集自然数的因数方法,除此之外,还掌握了运用乘法或除法找因数。因而在本节课中,我建议刘老师没必要让每个学生都去利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收集自然数的因数,而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另外,小组如何高效的活动,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譬如说,每个数字只指派三个小组去收集因数,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活动效率,缩短活动时间。而刘老师在此教学环节用了整整25分钟,以至于后面的教学环节比较赶。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应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体悟小正方形个数、拼成的长方形种类、因数个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分类,突出质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