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庆:对于“深度学习”的反思
(2019-06-18 14:59:59)分类: 三年级语文 |
对于“深度学习”的反思
通过深度学习,我学习到很多,也找出自己很多很多的不足。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和应该做的做法。
二、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的思维空间过小。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不足,问题的思维空间不够,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够,一些智力游戏变成了纯体力活动。
三、探究的本质问题没有去好好学习研究。比如,我在美术课堂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实验、归纳、验证,说理等过程,就完成了探究过程的教学任务是不够深度的。也就是说有探究之型,无探究之实。
四、学习方法,课堂上没有交给学生举一反三。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要引导孩子而不是牵着孩子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强迫学生研究,举一反三,教学也有举一反三,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不到位。
五、备课方面,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上课时,没有相关的教学策略,课堂生成资源不会利用,课堂上教师替代了学生做,教学理念没有变形出来,导致学生没有成就感,没有锻炼学生思考能力,思维水平没有提高。
六、没有关注错误的教学价值,没有重视失败的价值。怎样看待错误和失败。为什么失败?要反思自己的过错。华应龙的化错教育,让学生从差错中学习,暴露差错,把错误化为一种资源,暴露思维过程,允许犯错的课堂空间,利用错误教学。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 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三、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推进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成败。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和推进新课改的关键。
四、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学习。积极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并有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