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3日听了二年级两位老师的部编版阅读课,及语文老师关于如何组织部编版低年级阅读课的教学研讨后,自己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具体如下:
识字教学是部编本的重要板块,特点包括: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其教材的编排遵循科学识字规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拼音较以往的教材有顺序的调整,即将拼音放在识字后学习,其编排依据就是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刚入一年级的儿童在接受幼儿教育简单的说话、识较为简单的字的学习后,紧接着安排生活中常见且简单的识字单元,如《天地人》、《金木水火土》等,考虑到了幼小衔接,贴合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其次,识字方式重多元化,如;图片识字、正反义词识字、加一加减一减、象形字识字,随文识字等,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时,既要考虑到课前的预习又要注重课中全面、精准的备课,针对学情,课后必要的练习和监督也是必须的,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学生习惯养成的开始阶段可能要费力费心,等一段时间时间后慢慢放手,相信其成效有目共睹。
学生识记汉字是长期的过程,难免在学习新的汉字时对已习得的汉字会有所遗忘,在学习新的汉字时,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汉字,实现“温故” 和
“知新”。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识字单元三次设置运用韵语识字的方式,分别出现在《古对今》《人之初》《姓氏歌》中。既然都是韵语识字,那么在学习时自然有相通之处。因此,我们要努力去发现每一篇课文中生字与生字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梳理。另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划分,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关键期。教师应该施以引导,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受益。
最后,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路上常持空杯心,勇于落地实践新思维、创新教学理念,不要因“懒惰抱怨麻烦而让思维停滞不前!生命不止奋斗便不停,愿热情依旧,初心常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