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庄小学
李庄小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94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海荣:听《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感悟

(2019-04-04 09:09:24)
分类: 五年级语文

《枫树上的喜鹊》 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 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两位老师上的课环环相扣,非常精彩,亮点不少。

1、随文识字教学巧妙。两节课都有识字渗透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后,提出问题:枫树在哪里?学生回答后出示: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比如段老师对于渡口的指导:出示图片帮学生认识字词,依次认识什么是“渡口”,什么是“渡口边”,什么是“渡船”,什么是“渡口对岸。随着老师边讲解边出示词语,接着学生认读生字词“渡口、渡口边、渡船、渡口对岸”。吕老师教学游学习“枫树长什么样子”时,因为句子较长,,谢老师便巧妙地化长为短,采用一步步扩句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并反复练读,从易到和教两个字时,都是在段落中去学习,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2、“喜欢”二字,是作者、教者、学者的主要情感基调,也是本节课的中心词和关键词。课堂上教师紧扣这一线索,抓住“喜欢”和“喜欢极了”让孩子反复读,对比读,问问题时采用请教孩子们的语气“是吗?”“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激发孩子们认真思考的热情,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顿时高涨。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去练习说话,比较好。

3、吕老师对于学生的朗读课文、角色表演指导的比较用心,特别是鹊鹊鹊反反复复的练习,学生读的感情非常好,还有情境拓展的,比较适当,也就是课后的第二题,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小组讨论,但是缺少讨论后的集中交流,然后在进行写一写这样学生写起来更容易、更好。最后学生说一节课的收获时候,只是对生字得到了收获,其实这篇课文的故事很有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说,这样会更完美。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上得扎实有效,识字方法多样,朗读训练到位,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理解了课文这对于学生掌握较多的生字、新词很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