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玲:《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9-04-01 09:35:26)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心理、神态、语言、环境、动作”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3.在讲述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物投影,磁性黑板。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互动,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一)刚刚下课期间,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在四处观看,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到了什么?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同呢?
(二)指名学生回答,适时提出观察要多角度、多方位的去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既引导学生善于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的能力,有活跃了课堂,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板块一:创设情境,寻找内心的“怦怦跳”事情
(一)回顾自己经历的“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引导学生进步“紧张情境”,原来,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不一样,那些让人“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里就藏着特别的自己。
(二)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你愿意让老师继续认识你吗?你最愿意让谁认识你了解你?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心儿怦怦跳”的那些事儿,分享我们的感受。写下要分享的题目。
(设计意图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写作动机,关注读者意识,是本次习作的教学起点。)
版块二: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一)示范
出示一篇例文,分析例文是如何将小作者的感受、心跳时刻写得如此具体、生动,令人身临其境的。
(二)活动
1.师生共读例文,初步认识心跳感受。
2.学生谈感受,说说小作者这篇例文好在什么地方?
3.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根据老师不同的颜色标记找到写作方法:抓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表现当时作者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
事与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讲清事情”是本次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已有经验;“讲清事情”的同时还能“讲出感受”,能让叙事更精彩,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是本课教学的增长点。)
版块三:聚焦心跳,建构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1、你能想向小明一样,将令你怦怦跳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吗?
2、出示:(1)五星级习作评选方案
3、学生写作令人心跳的片段。
2.学生修改。
3.师生交流与分享。
设计意图
在叙事中写清楚感受是本堂课的重点目标,借助教材的资源包和学生一起找到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可以写清感受,让写作有支架、有抓手。通过微课,整合学生零碎经验,使缄默知识显性化,让部分孩子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大家都可以运用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前一篇:李思琦:中年级作文指导课观后感
后一篇:王亚:青年教师如何管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