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琨: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有感
(2019-03-18 13:06:06)分类: 四年级数学 |
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有感
前一阵子工作室活动推荐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 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刘校说我们通过此书可以看到另一面的教材,对我们小学数学帮助很大。另外,成为老师已经接近8年,教学工作从陌生到了熟悉,但教学水平真正要得到实质的提高,我必须走出自己的小格局,从外界汲取更多的养分。此时,书籍必然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伙伴。
书的本身教材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小学教材的难度大家可能认为不大,但真正读懂教材中数学背景、内涵、意图并非易事。而自然地将教材的内涵转化为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更是很多教师所不能做到的。本书就为教师系统梳理小学数学当中的核心概念,比如“除法”“分数”和“比”的专题,图形与几何当中的“平行”,“数对”,“面积”“对称图形”等其他一系列的核心概念。 这本书的表达方式也很有特色,既让读者感受学术震撼又摒弃了学术的枯燥难懂的痼疾。书中每个小课题都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原始文稿”发现问题;然后“一线回声”表明一线名师实践操作和教学心得;最后“数方夜谈”多位专家对话研讨,解决问题,提供策略。本书用平易近人的对话,打磨的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来剖析教材中易混淆、易忽视甚至易错的概念,直接帮助一线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印象深刻本书用现代数学观点和批判性视觉对教材进行评价,不仅内容纵向比较,还横向的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不同国家的教材编排,所以对每一个课题剖析得都很精彩,对我印象深刻的也有很多。
《面积的认识》这一课题是很多老师研究过的。教师们不约而同的从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这个定义出发,教学过程是通过各种活动反复讨论什么是表面,什么是封闭。表面上感觉是学生在自主的构建概念的形成过长,教学设计很是完好。但这样执教过的老师都会感受到,上课感觉良好,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二维的面积认识难度较大,与长度单位的学习相比较,效果相差甚远。此书中就指明,并非任何定义都是重要的,有些对象可以基于直觉的感知,不必追求严格的定义。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入浅出的把面积理论的基本思想生动的呈现出来?面积测量其实质是对某些平面图形制定一个合适的数,并满足一些特性。书中对面积的剖析使教师对此概念豁然开朗,想必教学的格局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