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瑶海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

(2019-12-19 07:51:04)

课程是学校品牌和特色的重要载体,也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课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学校特色办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瑶海区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积极构建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课程规范管理有章可循

“凡事预则立”。为深化校本课程改革,加快校本课程创新,形成校本课程构建模式,促进全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提高校本课程建设及实施的整体质量,结合本区教育实际,瑶海区出台了《关于合肥市瑶海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对课程开发的目标、原则、主体、形式、实施、评价、管理、保障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瑶海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通常以教师个人或小组为主体进行开发,有的学校与校外机构结对合作开发。在实际开发中,该区秉承五个原则:统筹协调原则、学校主体原则、学生为本原则、实施多样原则、示范带动原则。各校可以通过选用、改编、新编、拓宽四种途径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区教体局教研室通过三个渠道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一是定期对各校视导调研,通过“发现、诊断”的方式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二是定期开展瑶海区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三是定期开展的瑶海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评选,将校本课程的建设情况纳入评比细则当中。

二、各校校本本课程百花齐放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本课程则是灵魂的外壳。瑶海区一直倡导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基于不同校情,瑶海区各校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上“百花齐放”,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都开发了校本特色课程。目前全区共开发各级各类校本特色课程八大类近400个,包括道德与法治、科技创新、传统文化、艺术修养、体育运动、知识探究等方面。

道德与法治方面。11中开发了《知书达理、修身治国》和《高中渗透德育教育》课程;行知学校开发了《论语》“趣”课程;育英学校开发了《模拟法庭与今日说法谈》课程;40中开发了《遵规明礼》课程;大店小学开发了文明礼仪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合肥市螺岗小学开发了《普法》课程;和小花冲分校开发了《礼仪校本教材》。

科技创新方面。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融合,通过机器人制作、航模制作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38中机器人制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行知学校开发了《360科学探究》课程;39中开设了《科幻创意社团》课程;香格里拉小学的创客课程颇有影响。

弘扬传统文化方面。通过诗词、童谣等经典诵读,以及依托传统礼仪和节日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行知学校、裕溪路学校、蚌四小、临一小、元一名城小学等学校开发了《经典诵读》课程;和小开发了《和乐诵》课程;隆岗小学开发了《书香满校园 经典伴童年》课程;临二小开发了《金石经典诵读》课程。

艺术修养方面。通过音乐、美术、课本剧、舞蹈、手工、剪纸、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与探究,培养艺术素养,提高生活情趣,塑造健全人格。育英学校开发了《茶道与茶艺》课程;行知学校开发了《黄梅戏校本课程》;少儿艺校开发了《国画》《科幻画》《合唱》《形体》等课程;和小开发了《和韵飞扬》课程;滁州路小学开发了《腰鼓》课程;新安江小学开发了《星光管乐》课程;长淮小学开发了《书法》课程;临二小开发了《葫芦丝》课程;庐东学校开发了《戏曲欣赏》课程。琥珀名城小学腰鼓特色课程受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网等十余家国家级媒体曾报道琥珀名城校区千人腰鼓特色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曾对该校千人腰鼓庆开学的活动给予了报道。

体育运动方面。通过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韵律操、棋类等体育项目的训练与学习,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38中开发了《柔道》课程;蚌二小开发了《棋类》课程;和平东校开发了《乒乓球校本课程》;蚌四小开发了《运动与健康》课程;郎溪路小学开发了《太极拳初段及太极功夫扇》课程;长淮小学开发了《手球》课程;和四小开发了《游戏操》课程;滁小、瑶海实验小学开发了《国际象棋》课程;元一名城小学开发了《软式棒垒球》课程裕溪路学校开发了《快乐足球》课程。2017年,裕溪路学校女足喜获安徽省青少年女子足球锦标赛双冠军。

知识探究方面。对国家校本课程、地方校本课程某些主题深度地挖掘与探索,通过拓展延伸、重新建构等形成系列微校本课程,促进个性化知识的形成,为在相关学科有发展潜质的学生深入探究提供有效的载体。11中开发了《数学天外天》等学科课程;大通路小学开发了《“e”路通英语随堂故事》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校本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校本课程。

2.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选课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方可开课。

3.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有的集中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也有按科目分散安排,都能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统一管理,保证每周至少安排 1节课的校本课程课时。

三、地方特色课程敢为人先

2016年,瑶海区教体局在全省首创,出版发行了《瑶海区公民道德素养读本》,中、小学各一册,供全区中小学生使用。读本坚持思想性、时代性、趣味性和独创性的原则,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体现瑶海特色。

通过《读本》的实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瑶海区教研室还围绕《瑶海区公民道德素养读本》开展了中小学生讲故事和演讲比赛。

此外,《合肥市中小学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廉洁文化教育读本》是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编撰的地方校本教材,区教体局积极指导各校用好读本,要求各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通过交流、访谈等方式督查读本的使用情况。

四、校本课程建设成果喜人

“上下同欲者胜”。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以及全体瑶海教育同仁的努力下,瑶海特色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8中机器人团队取得了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一等奖。

11中在2018年、2019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均获学生特长发展优胜奖。

香格里拉小学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优秀学校、全国科学调查体验特色示范校、“科普中国校园E站”推广示范校、全国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单位、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基地示范校、合肥市科普示范校、合肥市首批STEAM实验校等。集体奖项 53 项;其中国家级 8项、省级 13项、市级 14 项、区级 18 项。教师辅导学生在区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类比赛中获奖达500多人次。

长淮新村小学男甲、女甲、男乙、女乙手球队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手球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

滁小王宇恒等4名同学在2019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暨第四届全国智运会测试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国际象棋比赛小学组中,我校有6名同学获奖。

螺岗小学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

元一,2019年安徽省青少年软式棒垒球锦标赛一等奖。

新安江,20181013日参加合肥市第六届中小学行进管乐大赛,成绩名列前茅,获得特等奖。20195月参加全国行进管乐大赛,获银奖。

大店小学机器人社团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市级三等奖3项;创客社团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国家级优秀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五、各校处理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建设与学生升学需求的矛盾

合肥十一中的校本课程,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拓展课程可以更好的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升学的需求,近年来学校的一本达线率稳步上升,社团活动课程体现学校的机器人特色,科技特色,体育特色和艺术特色的艺术生的高考有着较好的影响。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六明”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合肥十一中围绕“优质特色”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学校特色发展,逐步形成艺术、体育、科技“三大特色”,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教育需要。

香小在课时安排上尝试将每周五下午第2节课延长至80分钟,设为全校创客大课堂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创客教学。

长淮小学将三大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纳入到语文课、体育课、书法课及三点半课程中去,做到了全年级全学生全覆盖。

70中学校现有的《太极拳》课程作为体育健康类,是对体育课程的良好辅助和补充。在大课间实施也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科学习,相反,它还能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缓解压力。接下来即将投入实施的《传统游戏教材》和《游戏操》两项特色课程,是依托和利用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的良好契机,会极大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蚌四晨诵教材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更好的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滁小的特色建设是“快乐教育”,学校遵循“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这一办学思想,将特色建设与校本课程相结合,聚焦师生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学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进行艺体课程的学习,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

39中在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建设中,更加注重开展系列性的社团实践活动,注重挖掘学生在科技、艺体类集体活动中的潜能。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内容更丰富了,兴趣爱好更广泛了,身心更健康了,更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了,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人次也越来越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成绩逐年攀升。

螺岗,学校立足实际,开设校本课程,学生要求是多样化的,这一矛盾问题学校采用自愿选拔,参加不同的校本课程。

实验小学一二年级将国际象棋纳入课表,每周一课时,三至六年级采用三点半课堂形式进行提升练习,有普及班、提高班、精英班,每周四次,使国际象棋的培养形成梯队。既克服了课程设置上的困难,又保障了学校国际象棋特色的持续发展。

花冲小学《每日一诵》通过经典诵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口语交际校本课程为口语训练,未占用学生课内练习时间。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对数学应用的体现,完善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习惯的培养手段。礼仪课程为班会课和日常学生行为习惯中训练,这些校本课程都与学生升学需求未产生矛盾。

隆岗小学学生传唱童谣已形成构建学校的文明礼仪和经典诵读教育特色文化,经典诵读可以加深孩子们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能力。不会影响孩子们升学需求。

临二小《金石诵读》、《金石速算》、《金石绘本》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学校“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校园文化精神相吻合,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同时对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的素养同步提高。

蚌二校本课程开发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会影响学生升学,

40中遵规明礼,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所以开设这项校本课程,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好的行为习惯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瑶海区校本课程建设始终坚持 “以生为本”,务实有效的课程建设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凸显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强化了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丰富了课程资源,使课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一步,瑶海区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研究和破解特色课程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发掘, 强化课程的体系建设,凸显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