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四)
(2019-08-14 20:28:55)97.说明市场指向型工业,并举例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如:啤酒厂(除果汁厂外的各种普通原料酒类)、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
98.为什么说土地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重要工业区位因素呢?
首先土地有限,不可移动;其次区域土地价格差异大。
99.什么是集聚?集聚的意义有哪些?
集聚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
意义(1)总体上讲,有利于共享
(2)
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
100.如何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决策者在选择工厂区位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从经济效益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构成也就不一样。所以,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只能有一个或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因素为导向(或指向)。
101.举例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工厂?
原料指向型工业,举例
甘蔗(甜菜)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造纸厂、果汁厂等
市场指向型工业,举例
啤酒厂(除果汁厂外的各种普通原料酒类)、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
动力指向型工业,举例
需要消耗很多能源(电力)的企业(注意不是生产电力的企业)。如炼铜厂、炼铝厂等有色金属冶炼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举例
工资占产品总成本比重大的工业,如制衣厂、各类电子产品的组装厂、纺织厂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举例:航天航空工业、新材料工业、微电子元器件等
102.说明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
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投入越多 ,污染排放的量就越少;反之,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投入越少,污染排放的量就越 多。污染排放量大,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投入资金少,成本就低:污染排放量小,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投入的费用多,成本就高。这样,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就会倾向于环境保护力度偏小 的地区。
103.哪些企业(工业)有水污染,应如何布局?
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炼油厂皮革厂电镀厂
应布局在最小风频上风向或者最大风频下风向或者冬夏盛行风垂直郊外。
104.哪些企业(工业)有固体废弃物染,应如何布局?
应布局在远离农田或居民区的地方。
105.哪些企业(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如何布局?
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 、炼油厂、发电厂、钢铁厂
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106.如何看风向频率图(风向玫瑰图)
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一般为多年平均值)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风向总次数的比重; 图的中心点是0,向外风叶越长,也就是比重越高; 风叶最长的是最大风频也就是盛行风,最短的是最小风频;
如右图甲图最小风频为
各地盛行风与当地的气候 以及该地所处
所以亚洲东部盛行风是冬夏对吹的西北风与东南风
107.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交通条件改善和能力提高对动力和原料地依赖性减弱,缩短了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区位选择更
(3)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使劳动力数量影响减弱,对劳动力素质要求
(4)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108.上海即无煤炭也没有铁矿,为什么能够建设大型钢铁企业宝钢?
(1)海运便利;(2)市场广阔。
109.工业生产系统主要是由
110.什么是生产链:许多工业产品都经过了多道工序多个企业加工,这个加工过程就是生产链。
111.投入—产出联系:以中间部门为参照物,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称为上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称为下游工业。
112.什么是工业集聚: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而使成本降低的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113.工业转移原因:
由于各地区的
114.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原因: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环境 压力增大;
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
115.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各有什么影响?
对转出地区的影响:缓解能源资源紧张;减轻污染;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对转入地区的影响
116.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如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 ;法国:化妆品,瑞士:手表,日本:数码产品,德国:轿车
117.我国各地已形成了“一县一品”“一镇(乡)一品”的现象,反映了什么特征?
专业化产业区的特征。
118.为什么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易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由于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客货的集散,利用开展商贸活动
119.叙述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
(1)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可以我国为例: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地区地形
路呈棋盘式 。我国南方地区河网密度
120.叙述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诞生于河流的哪里?原因是什么?
(2)在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
(3)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沿河设城
(4)铁路是高速度
株洲
(5)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不仅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而且交通线的兴衰会影响聚落的
发展。如大运河的开通,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经贸联系加强,扬州
城市得到发展。
二十世纪初,扬州
大运河的淤塞、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设使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
(6)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
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河流的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121.叙述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商业网点多分布在哪里?
交通便利地方,如城市几何中心、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和分布的影响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原因是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开展商贸活动。
(3)商业网点的空间形态与交通位置的关系
商业网点的形态与其交通位置之间有密切关系,如果位于街角路口,商业网点呈点状分布;如果位于干线或者环路两侧,呈条带状分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22.什么是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123.说明环境问题发生的机制?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124.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将环境问题分为哪几类,并举例
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如酸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如森林、草原、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减少
125.简述资源枯竭概况
(1)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地
(4)说明森林资源破坏有哪些形式(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开垦、砍伐、修路、开矿、樵采
126.简述生态破坏概况
(1)成因:人类长期植被破坏、滥捕、污染、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2)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3)植被破坏的原因?过度开垦
127.简述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
(2)有哪些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3)水污染来源有哪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禽畜粪便等。
(4)大气污染物可分为哪几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也叫颗粒物)
(5)大气污染主要由于燃烧煤
(6)大气污染有哪些危害?
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危害植物、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7)说出以下大气危害是哪种大气污染物:
腐蚀材料: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8)说出土壤污染物有哪些?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
(9)土壤是怎样被污染的(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它是怎样影响人类健康的?
使用农药化肥、灌溉污水、有害固态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大气污染物的沉降进入土壤,从而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后,通过农作物生长,进入食物;土壤污染后再污染水源,人类或者饮用受污染水源或者食用生长在受污染水体中的水生生物,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第二节
128.古代出现了哪些人地关系思想?
(1)地理环境决定论: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人定胜天的思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天人相关思想:人应制天命而用之:
(4)因地制宜的思想:顺天时,量地利;
129.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130.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范围地区)要从宏观上分析
人口压力过大:对物质的需求超出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使资源短缺;物质消耗超出环境消化废物的能力,导致环境污染。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131.局部地区某一类环境问题的产生: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某地污染严重原因可能有哪些?
自然原因:如盆地地形,废气不易扩散;逆温天气,大气稳定,废气不易扩散;高压下沉气流,废气不易向高空扩散;弱低压,上升气流弱,废气不易扩散;风速小,废气不易扩散;
人为原因:工厂排放废气;交通工具排放废气;居民燃煤,排放废气;农民燃烧秸秆,排放废气;工业区布局不合理。
华北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气候比较干旱,蒸发量大;地下水含盐分比较高;
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土壤盐碱化形成过程
第三节
132.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紧张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13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定义:既满足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
目标:人类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充分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后代生存、发展有保障
观念
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促进发展
公平的观念:代际公平,区际公平
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第四节
13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如何减少环境问题)
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加强国际合作。
135、人口规模过大会带来哪些问题?
资源消耗增多,造成资源紧张,生态破坏;排放废弃物增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36、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目的、后果分别是什么?
特征: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
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提高消费水平;
后果:严重资源危机;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137、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特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永续利用。
措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平衡供需矛盾。
目的: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以减轻环境压力和资源枯竭。
138、土地资源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
问题: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如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 )
措施:各种建设节约耕地;土地整理(矿区土地整理--复垦;农业区土地整理);植树种草;
139、森林资源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
问题: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破坏;林木蓄积量减少;
措施:封山育林;采育结合;规定合理的砍伐量;植树造林;对木材深加工;其他资源替代木材。
140、水资源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
问题:水资源不足;污染严重。
措施:开源: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
分配不均;治理污染;海水淡化; 适当开采地下水。
141、海洋资源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
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措施:伏季休渔制度;禁止滥捕和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治理;
必修三
第一节
1、如何描述某区域的位置?
半球位置,南北东西半球、
与其他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描述中国的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2、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热带
(3)海陆位置:亚洲北部为北冰
欧洲
(4)与其他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亚洲西以
西南隔
东北隔白令
海峡与
东南隔海与
3、说出各种地形类型及其判断方法?
平原(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