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西婺源江湾

标签:
婺源江湾 |
分类: 2016浙闽赣徽 |




进入江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荷花池,池中遍植睡莲,一座石桥横跨池上。江湾村口的荷花池被称为“龙池”

建在池中的凉亭名曰:荷韵轩。


萧江宗祠
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国内所罕见。
江姓原是萧何的后人,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南“指江为姓”,从此便有了“江”姓。



永思堂
萧江宗祠又叫“永思堂”,主要用以区别其他的萧江支派。这是因为同一宗族的不同分支所建的祠堂,祠名可以相同,但堂名一般都不同。画像为“萧江”一世祖江祯。

古戏台

永思街
江湾新修的步行街叫永思街新修的徽派建筑虽然气派,但总觉得少了点千年古镇的古朴典雅




受经堂
江永传道授业的讲堂;










江湾小学




江一峰农家乐







水圳
江湾也有自己的水圳,水圳由村东头的几条山涧汇合而成,穿村而过后流入梨园河。水圳相隔数步敷设有踏石,人们浣衣、灌园极为方便,颇似古诗中描述的那种“浣汲何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的绝妙境界。这种引水入村的做法,除有洗涤、灌溉之功用外,还便于消防取水,是古人预防火灾的高明做法。






三省堂
三省堂是清末民初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的祖居屋。建于清朝中叶,原为三进二层楼建筑,现存第一进及后堂灶间。堂名语出《论语·学而》,寓意子孙铭记“吾曰三省吾身”之道德修养。


两侧楹联为“修身至境仁为本,处世良箴礼为先”



江启昌宅





江湾古老的滕家巷

江湾人家= 滕家老屋
是江湾最为典型的徽州人家。宅子的江姓主人于乾隆年间买下这座滕姓老宅,并于宅旁植银杏树,建白果厅。老宅里,挂着水车农具、蓑衣草笠、腊肉食盒,表明了徽州人的农家本色。更引人瞩目的是,这户徽州人家还有自己的学堂。一间小屋,几张书桌,就是自家子弟幼时启蒙的地方。徽州人重农重商更重学,从“子曰”“学而”开始的“曰耕曰读”,晨耕晚读,是后来徽商徽仕成功的源泉。

前厅“由礼堂”,香案上的“东瓶西镜”、满堂的书画楹联,彰显着徽州人的文化追求和平安期盼。在多幅楹联之中,其一是“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耕曰读”;虽然字是新撰的,但是,这样的家训、这样的文字,在徽州人家确实代代相传,家家弘扬。








敦崇堂
敦崇堂又名中宪第,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为清同治年间户部主事江桂高宅第,是一组坐北朝南横向布局的徽派建筑,店堂、落轿厅、会客厅、正屋厅,四间横向相连,各有大门出入,又以内门相通,充分体现了主人的地位和富有。正屋正厅上挂着一匾,题为“敦崇堂”,两侧立柱上有两副楹联,其一为“惜时惜衣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终须求己莫求人。”

在江湾古代园林“后桃园”基础上扩建而成,有廊、舫、阁、汇贤湖、文笔塔、观鱼台,名人名树观赏区,乡土花木观赏园和历代名人石雕群,种植各类名贵树木花草达四十多种。


这个小水塘也被叫做”汇贤湖”。

这幢形似船舫的建筑叫“进思舫”,是为铭记总书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导而建的。

江仁庆故居

一府六院(江氏祖屋)




江湾可以翻新的东西太多,缺乏皖南古村落特有的古朴典雅,

江一麟故居


到达添丁巷
添丁巷是江湾著名的巷子,江氏祖先希望后代人丁兴旺。

原路折回出口
前一篇:2016江西婺源江岭
后一篇:2016江西婺源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