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
(2020-05-12 16:07:14)
标签:
文化教育 |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公叔文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卫大夫,即公叔发,卫献公之孙,名拔,单谥为“文”,全谥为“贞惠文”,故称公叔文子。“孔曰: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拔。文,谥”。案《世本》云:献公生成子当,当生文子拔,拔生朱,为公叔氏。《谥法》:“慈惠爱民曰文。”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礼记·檀弓下第四》: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卫灵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04年),鲁定公侵郑,占取匡,去时不向卫借路,回时阳虎却要让鲁军过卫都中,卫灵公怒,派弥子瑕追鲁军。当时公叔文子已告老退休,坐车去见灵公,劝灵公不要效法阳虎,让阳虎作恶增多自行灭亡。灵公乃止。其家臣僎有贤才,他推荐僎和他做同等的官,受到孔子的赞赏。
公明贾(生卒年不详),其人事迹不详,但夫子会问他,必是他也是一个比较有见识的人,在当时应有一定社会地位。
邢疏:此章言卫大夫公孙拔之德行也。“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者,夫子指文子也。孔子旧闻文子有此三行,疑而未信,故问於公明贾曰:“信实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者,过,误也。贾对孔子言,以告者误云不言不笑不取耳。“夫子时然後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後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後取,人不厌其取”者,贾言文子亦有言笑及取,但中时然後言,无游言也,故人不厌弃其言;可乐而後笑,不苟笑也,故人不厌恶其笑也;见得思义,合宜然後取之,不贪取也,故人不厌倦其取也。“子曰:其然?岂其然乎”者,然,如此也。孔子闻贾之言,惊而美之也,美其得道,故曰其如是。又嫌不能悉然,故曰:“岂可尽能如此者乎?”
皇疏:然,如此也,言今汝所说者当如此也。谓人所传三事不言、不笑、不取,岂容如此乎。一云:其然是惊其如此,岂其然乎,其不能悉如此也。又引袁氏云:其然,然之也。此则善之者,恐其不能,故设疑辞。
朱子集注: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拔也。公明姓,贾名,亦卫人。文子为人,其详不可知,然必廉静之士,故当时以三者称之。厌者,苦其多而恶之之辞。事适其可,则人不厌,而不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时措之宜者不能。文子虽贤,疑未及此,但君子与人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其然岂其然乎”,盖疑之也。
李炳南先生《论语讲要》:孔子听说,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因问公明贾,这话是否可信。公明贾回答:“以告者过也”,是传说此话的人言过其实。“夫子”,指公叔文子,因为他是大夫,故可称夫子。“时然后言”,说话适得其时,也就是应当说话时才说话。所以别人不厌恶他说话。“乐然后笑”,欢乐时才笑,没有虚情。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笑。“义然后取”,合义始取,取得正当。所以别人不厌恶他取。文子并非不言不笑不取,而是言笑取都恰如其分,所以别人不厌。孔子听后,便说:“其然,岂其然乎。”皇疏,其然,孔子认为公明贾所说的应当如此。岂其然,孔子认为原来传闻“不言不笑不取”岂容如此。皇疏其次依马注解释,其然,是赞美文子,能以时然后言等,岂其然乎,又恐文子时然后言等不能尽然。
古注对两个“其然”有诸多解释,邢皇疏、朱注都认为夫子并未尽信。也有特别一点的论,《论语稽》:不言、不笑、不取,矫激好名者类能强而制之。至时言、乐笑、义取,则时中之圣矣。告者固过,而贾言尤过。孔子论人,誉必有试,故以疑词姑置之,以待后之核其实耳,非存一刻薄之念以待人也。清按或解此章,其然二字指时言、乐笑、义取,岂其然指不言、不笑、不取,于义亦通。
夫子问之前既已不信,待公明贾答后又不确信,则问了如没问,如白问。那夫子之疑人也太深。论语编者记此亦是多余或不知所为何事。
“其然”,是这样的啊,确实如你(公明贾)所说。
“岂其然乎”,只有他可以这样吧?其,指公叔文子。夫子说“岂其然乎”,加以表情、肢体、眼神、语气,则表达的意思、味道自然能让公明贾明白是什么意思。岂其然乎,是夫子的一种惊叹、赞美方式,并不是非常绝对地说其他人做不到这样。当然,若有人要做到如此,又是非常之难,几乎是做不到的。正是如此,夫子才惊叹、赞美。
此章与下面的“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可以合在一起讲。公叔文子有美称,“同升诸公”非一般人能做到,则不也是“岂其然乎”?只有他可以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