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2020-04-24 16:06:17)
标签:

文化

教育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後劳之。《易》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子路嫌其少,故请益。曰无倦者,行此上事,无倦则可。

邢疏:“《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此《周易·兑卦·彖辞》文也。言先以说豫抚民,然後使之从事,则民皆竭力,忘其劳苦也。引之以证先之、劳之之义也。

朱子集注: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吴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四书通:子张堂堂,子路行行,皆易锐于始而怠于终,故答其问政,皆以无倦告之。我的观点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会不能持久、怠于终吗?四书近指:圣人非因子路所长,迪以先劳,是万古治乱盛衰之所系。非因子路所短,益以无倦,是万古自治而乱、自盛而衰之所系。)程子曰:“子路问政,孔子既告之矣。及请益,则曰‘无倦’而已。未尝复有所告,姑使之深思也。”朱子语类:欲民之亲其亲,我必先之以孝。欲民之事其长,我必先之以弟。又曰:“凡以劳苦之事役使人,己须一面与之做,方可率之。如劝课农桑等事,须是己不惮勤劳,亲履畎亩,与其句当,方得。”

民有农工商事,苏氏所指民之行事不是为政者要亲自做农工商事,要去田里干活之类。就是朱子、苏氏也没去干农活做买卖,自己都没有如此做,怎么会说要如此?(我也是臆测,没有实证朱子苏氏未干过农活买卖,或许他们也是身体力行的。)以身,对农工商者来说,是干农活做买卖;对为政者来说,是如何策划出政策打造好干农活做买卖的大环境,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农工商者关系,这是为政职责,是为政者所当先劳者。以身先之也指政令所出,自己要先遵守执行。以身劳之,是指民众之事如农工商事要先筹谋安排试验,如此必是劳苦(君子劳心),所以说劳之。

“先之劳之”。刘氏正义:礼月令云:“以道教民,必躬亲之。”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故躬行者,政之始也。”又云:“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皆言政贵身先行之,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是也。下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子张问政,夫子告以“择可劳而劳之”,即此注所云“劳之”也。《鲁语》敬姜曰:“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又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并言政尚劳民之谊。孔注此文虽与郑异,亦得通也。

群经平议:“先之劳之”四字作一句读,犹阳货篇曰“使之闻之”,不得因有两“之”字而分为二事也。诗《绵蛮篇》“为之载之”,孟子《滕文公篇》“与之食之”,句法皆与此同。先之劳之,谓先民而任其劳也。天子亲耕,后亲蚕之类,皆其事矣。孔谓先导之以德,然后劳之,似于文义未合。下文子路请益,而告以无倦,盖先任其劳则易倦,故戒之也。

“先”,在别人之前先做。

“劳”,勤政,死命做。

“请益”,请再往深里讲,请再多讲点。

“无倦”,为政者勤政不只先、劳十天半月,是一直持续不断。事之最难在于坚持之难。不指民众无倦,民众劳之而能无倦,得有多大的奉献精神?果真如此,则民的觉悟可以和君子相比。

先之劳之无倦都是指己之行事,是一事相承,与导民以德、劳民、民忘其劳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