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2020-03-16 15:50:48)
标签:
文化教育 |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郑曰: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闻人美之,承之以谦。吾执御,欲名六艺之卑也。(六艺不卑。夫子哪会看不起六艺呢?)
“人”,或指为项橐,或指为甘罗,也难考。此外,是否可参考“仪封人”的例子,而认为“达巷党人”是达巷党的官?论语训:“党人,党正下士,称人也,主乡饮之礼。”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朱子集注: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惜?何惜之有?古人评价人都喜欢先夸后惜吗?“大哉孔子”是赞,“无所成名”是贬?这个“大”,是博学而无一技之长的意思?“大”应该是充分赞美,不会再找你的不足了,就如“大哉尧之为君也”,就不会再说尧还有什么不足。什么都好,难道还需要一个方面特别突出吗?)
《论语讲要》: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确是博学。“无所成名”就是不能以某一专家称孔子。
论语补疏:无所成名,即民无能名,所谓“焉不学,无常师”、“无可无不可”也。孔子以民无能名赞尧之则天,故门人援达巷党人之言以明孔子与尧舜同。大哉孔子,即大哉尧之为君。博学无所成名,即荡荡乎民无能名。孔子之学即尧舜之学也。孔子云“吾何执”,篇末云“未可与权”,惟其权所以不执一,而民无能名无间然也。虽别为一篇,实与上相承接。
皇疏:“言大哉孔子,广学道艺,周遍不可一一而称,故云无所成名也,犹如尧德荡荡,民无能名也。”引江熙云:言其弥贯六流,不可以一艺取名焉,故曰大也。(此论最为正确。)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朱子集注:执,专执也。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言欲使我何所执以成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尹氏曰:“圣人道全而德备,不可以偏长目之也。达巷党人见孔子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于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执而得为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又是贬六艺。)
李光地《论语劄记》:圣人之或默或语,无非教者。如此章答语,非姑以谦辞塞党人之言。盖泛滥而不精于一,诚学者大病。圣人虽不然,然党人既有是言,则直受之而已。六艺莫粗于射御,而御较射又粗,学无精粗,而必由粗者始。人之为学,往往驰心高妙,而有不屑卑近之过,此子游所以薄洒扫应对为末节,而见讥于子夏也。闻人言而思所执,一则虚受反己,二则教弟子守约务近,非苟为谦而己也。(也是贬六艺,又是对朱子“承之以谦”的议论。李光地所说的“泛滥而不精于一”此义不通,与君子不器有矛盾。)
“执御”。《论语讲要》:孔子听人这样赞美他,便和他的弟子说:“我当专执那一艺呢?执御?执射?我还是专学御车好了。”学必须执,固执以求所学,始能成功。御在六艺中比较容易学。其实孔子有道有艺,无不精通,执御是自谦之辞。
刘氏正义说:“射御久为夫子所学,此时闻党人誉己,恐门人弟子惑于美誉,专骛为博学,而终无所能,故就己所学射御二者求之,只当执御,以示为学当施博而守约也。”
结合上面各论,我想:博学是样样都会、都懂;无所成名,与无得而称焉有相似之意。当达巷党人夸夫子博学、样样精通时,夫子是直接接受还是会谦让?答案是谦让。会怎么自谦呢?无非是“我并不博学啊,我并没有样样精通”之类,当然夫子的表达更高明,但肯定是这个基调(夫子会说,我博学但不样样精通?);不博学体现在哪?则夫子会反思,我有没有他说得这么好呢?我还有差的地方吗?如果有,我会差在哪呢?是御吗?是射吗?
“子闻之”与“谓门弟子”之间有情境缺失,或夫子说,我无博学,只好学,爱学技艺而已。
“执”,受束缚,受制约,受限制。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执”的左边是一个刑具(,或作幸,读作niè),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丮,读作j)。执的古字形像用刑具将一个人的双手铐住,人的双手被刑具所固定,或连头颈一起使用刑具束缚,是被绑捆受束缚的意思。夫子说,吾何执,我什么受束缚呢?执御乎?执射乎?是受御束缚吗?还是被射所束缚?是弱在御还是射?我还是选御啊。夫子说,平时我都有涉猎,所以别人以为我博学多能,但我哪有博学啊?相反我认为我有很多不足啊。如果以矮子当中选矮子的办法,我自己觉得在御和射这两门学问上重视不够,下的功夫和时间没有别的多,特别是花在御上的时间不够,我还不能得心应手、顺乎自然,和车、马、弓、箭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未尽完美,这是我的薄弱点啊,我应加强学习御与射。
当你水平很高时,别人不一定能看出你的薄弱点,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此章是夫子反省用心用力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