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019-11-12 21:39:28)
标签:
文化教育 |
子贱,(公元前521或502年-公元前445年),宓姓,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注意修养,有君子之德。《吕氏春秋·察贤》记载,他为单父宰时,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当他向孔子述其政绩以后,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史记·滑稽列传》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吕氏春秋》: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
子贱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明白放权的道理。从而告诫人们,治理国家不仅需要像宓子贱这样忠心耿耿的人,更需要有一个头脑清醒、品德正派的国君。如子贱这般君子,也用手段,甚至在不明白的人眼里其手段也颇为不堪,是君子小人难分也。上位者用人,可见也是难的,君子也只是因势而为,或如子贱这般造势而为。
吕氏春秋察贤篇: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子则君子矣。又云:子贱治单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对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有二人,所师者一人。”孔子曰:“所父事者三人,足以教孝矣。所兄事者五人,足以教弟矣。所友者十有二人,足以祛壅蔽矣。所师者一人,足以虑无失策、举无败功矣。惜也不齐为之小,不齐为之大,功乃与尧舜参矣。”
说苑政理篇:孔子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何施而得之也?”对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是小民附矣,犹未也。”曰:“不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有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是士附矣,犹未也。”曰:“此地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师之而禀度焉。”孔子曰:“昔尧舜听天下,务求贤以自辅。夫贤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所治者邑也!”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偕仕。孔子过孔篾,而问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学焉得习, 是学不得明也;俸禄少饘粥,不及亲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之道阙也。其所亡者三,即谓此也。”孔子不悦,过子贱,问如孔蔑。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益笃也。”孔子喟然,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若人犹言是人者也。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
姓名有争议。论语后录:李涪说不齐姓虙,作“宓”者非。颜氏家训曰“子贱即虙牺之后。”史记列传作密不齐,密与宓古同字。《后汉书伏湛传》说济南伏生即不齐之后,虙牺字又作伏,是伏与虙又古字通也。
年龄有争议。见于邢疏:案《家语·弟子篇》云“宓不齐,鲁人,字子贱,少孔子四十九岁。为单父宰,有才知,仁爱百姓,不忍欺之,故孔子大之也。”《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
按这两个年龄,宓不齐是什么时候任单父宰?如果是少孔子三十岁,则出生在公元前521年,这个年龄在夫子为鲁司寇时是25岁,担任单父宰是可能的;而如果少夫子四十九岁,则才几岁,得是夫子周游回鲁后担任才是。
“若人”。包曰:“若人者,若此人也。如鲁无君子,子贱安得此行而学行之?”
“斯”。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朱子集注:子贱盖能尊贤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叹其贤,而又言若鲁无君子,则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见鲁之多贤也。
夫子说“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因宓不齐是在鲁成长的,他的成长主要受到鲁国君子的影响,而不只是单独指单父的君子。
此章可见子贱己达君子境界,有德仁。又可见单父乃至鲁国多君子,世上亦不乏君子。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而夫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也可见忠信品德在民众中是极常见到的,并不是希罕物,只要民众诚心实践,则也可以成为君子。
以这些记载,而宓不齐却未列弟子政事科或德行科,不知何故?我再三思索,想出一种可能:宓不齐的德行才能是在夫子给出各科人选后才声名鹊起的,是后起之秀,夫子至此不待复更改各科耳。由此可知,宓不齐担任单父宰应是在夫子回鲁且较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