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论语》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019-11-02 23:45:53)
标签:

文化

教育


邢疏:此章明慎言躬身也。逮,及也。言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故也。

朱子集注: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皇疏引李充云: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古人难之也。

黄氏日钞:古者,举古之人以警今之人也。耻者,谓言或过其行,则古之人以为深耻也。夫子此意,正欲学者讷于言而敏于行耳。盖理有自然,本不待言。四时行,百物生,天不待言而有自然之运化,大之为三纲五常,微之为薄物细故。人亦不待言而各有自然之准则,此夫子所以叹“天何言哉”,而谓“予欲无言”,其有不得已而见于问答者,亦皆正为学者躬行而发。凡今见于论语二十篇者,往往不过片言而止。言之非艰,行之为艰,圣门何尝以能言为事?今日亦在明吾夫子之训,而深以言之轻出为耻。其形于言也,常恐行有不类,惕然愧耻而不敢轻于言。其见于行也,常恐不副所言,惕然愧耻而不敢不勉于行。则言日以精,行日以修,庶几君子之归矣。君子小人之分,决于言行之相顾与否。言行之相顾不相顾,又决于此心之知耻与否。吾徒岂可不加警省而徒以多言为能哉?

四书诠义:慎言正为躬行地步,与其言之不怍章可对看。非行不得便不言,正要行得来方敢言。存一耻字,其于躬行必甚力也。不然,则身不孝而不敢言孝,身不弟而不敢言弟,虽言之不出,何足贵哉!

反身录:古人尚行,故羞涩其言而不敢轻出。今人尚言,故鼓掉其舌而一味徒言。若果学务躬修,自然沉潜静默,慎而又慎,到讷讷然不能出口时才是大进。否则纵议论高妙超世,总是顽不知耻,总是没学问没涵养。

李炳南先生《论语讲要》:古人不轻易出言,惟恐言出而行不及,是为耻辱。

此章与子贡问君子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及下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都是讲君子慎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