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应该有教无类
(2025-06-17 19:14:01)
标签:
教育 |
一次非考不可的考试,一次需要人人都来的考试。等到所有的学生到来的时候,见到的千奇百怪的学生,还是让我震惊了一下。
这些学生,平时还是不来的,早就脱离学校从事着自己喜欢的种种工作。一个男生,居然是做着面膜,染着发,带着女性的气质,扑面而来;一个女生也是染着发,涂抹着去了颜色的口红,稳稳的坐在那里。除此之外,便是怎么叫,也不来上学的,这次算是在各种压力之下,蜂拥而至。但,还有,更为特殊的。就是走到了考场的门口处,无论如何,也迈不进去了。虽有老师的各种苦口婆心,但还是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某一个具体的时刻,居然面部呈现出来。有的在教育的能力范围之内,有的在教育的能力范围之外。但是,要说教育对所有的学生起到作用,真的不是真的。
曾几何时,我们教育孩子的口号是: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个口号的确动人,吸引人,学生也有着亲身的体会。也有着走出农村,去大城市看看的口号。十分的蛊惑,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时起的作用可真不小,很多的学生的确把这个当做学习的动力。
但是,城镇话的发展,渐渐的改变了一些东西。人们发现,原来老师说教的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不管用了。不用通过学习的努力,人们也可以到大城市去生活,工作,学习。那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增长知识?不好意思,这个观点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还真的不算是一种动力。及时没有知识,他们也能获得想要的生活。特别是对于生活条件优裕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育,已经走向了它的发散性。它已经失去了原先的约束力,成为内在的需求,才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到了今天,才发现,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内在需求才是第一动力。教师的各种说教,严格要求,如此的苍白无力。对学生的约束仅仅是道义上的,情感上的。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更想能有一部保护课堂秩序的法规出台,让老师可以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
但是,反过来说,学校应该有包容之心。对于任何类型的学生,都应该敞开怀抱,容许学生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尺子,也不应该只有学习这一条。音乐体育美术等各个方面,学生在学校里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也应该成为学生成才的一条途径。学校应该创设各种成才的途径,让有不同特长的学生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自己喜欢的道路。有教无类,对老师来说,应该是如此;对于学校来说,有教无类也是应该的!
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第一件事是教育人的事业。——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