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从教记58:单一的复习有些凌乱
(2024-05-15 19:35:52)
标签:
教育 |
上午的时间是听课,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随后填表,急匆匆的往学校赶,等我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的平板忘了带了。
自己一下子不自信起来,要知道,自己的平板上面,自己找到了很多的课件。按照自己的计划,本节课是先用课件复习世界史的部分内容,再用图谱复习中国史的内容。学生也基本上接受了我的这种上课模式,上课还算是比较乐于接受的。一下子没了平板,只能用图谱来上中国史的内容了。于是,赶紧的拿出图谱,仔细的看起来。按照进度应该是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赶紧的看了看图谱,重要的内容还真不少。不过,自己的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两者兼顾的模式上。
结果,在第一节给二班上课的时候,就还是想采用兼顾的模式上课。想让学生自己看书,复习世界历史第一册的内容,一部分学生说自己能看下去,另一部分学生说,需要老师讲才行。看来,老师带领着才能往前走啊。于是,讲解了几句。发现效果不好,很多的学生的心思不在课本上。不能够完全的集中注意力,于是,赶紧的抛弃了这种复习方法,立刻回到图谱上来。也可以看出,任务型的学习,复习,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学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样的习惯,学生还是没能养成的。
下一节课的时候,自己吸取了教训。直接就用上了图谱,不过,更多的还用到了课本。对于稍微重要的知识点,就立刻拿出课本来,翻到课本的某个地方,仔细的阅读。这种模式,既可以回顾课本,又不耽误复习背诵,还是可行的。于是,就用这种模式持续到了下课。
到了现在,才开始想起上课的步骤来。两个班上节课,结束的进度是一样的,于是,从讲解小论文题目开始。又把小论文的格式,重新叙述了一遍。史实,观点,论述,结论。担心,学生们对这个步骤掌握的不够好,多次的书写,能够帮助记忆。此处的难点是观点如何总结归纳,就让学生记下了观点一,观点二等好几个,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提炼的方法。然后,就是第二单元的复习。这个单元需要记忆的内容可真多,宋朝加强君主集权通知的措施,元朝加强通知的措施,对边疆地区统治的措施。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翻开课本来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然后,就是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并立关系,这个地方,如果不看课本的话,是根本理解不了的,就再次的回到了课本。再就是交子的出现和经济重心难移的最后完成,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也是一个考点。在这里,多次的回顾课本,回到课本,是必须的。而两本书来回的翻看,肯定会耽误了不少的时间,进度明显慢了不少。以至于,后面的选择题都没时间讲解。
本节课准备的不很充分,节奏拖拉,学生也因此而不够专心,不能专注于老师的节奏。不得不中断了上课的时间,停下来维持纪律。虽然已是年过半百,对于课本也教了好几遍,但是,没认真备好课,就去上,还是有些凌乱的。很多的名师说过,用很长的时间来备一节课,此言不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