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填词
(2023-09-06 19:29:50)
标签:
教育 |
唐诗宋词,历来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耀眼夺目的光辉根本容不得我说。自己特别喜欢苏轼的词,也曾梦想过,试着填词一次,和名人的距离拉近一些。
这不,机会来了。前几天,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加入了老家的一个群。进去之后,发现,还有几个是自己认识的,但大多数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心中倒有几分轻意,这几个老年人能够写出什么东西来呢!
不料,仅仅一天的时间,我就被迫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几乎是不间断的在群里发送着自己写的诗词,写的内容就是平时的所感、所想。例如最近下的雨,例如最近刮的大风,诸如此类。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实在想不到,一群乡下的老年人,居然能够写出如此好的诗词,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正好,这天看到了一个征集令,想在下个月的某天之前,征集部分关于某个主题的诗词。自己很感兴趣,立刻选中了其中的一个内容,赶紧的搜集资料来。这个内容是关于踏莎行的,是晏殊写的。这首词,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赶紧的到网上搜了一下。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首词的格局很好,读来画面清晰,美丽。词尾还有令人悦目深含寓意的句子,读来让人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画面美感强烈,句子通顺通畅。词中涉及到的名词也比较的多,上阙写的是一个内容,下阙写的是另外一个内容。自己对这首词,仔细揣摩了很久,想着如何才能写出类似的词来。
于是,隔了几天,自己终于提起笔来,想到了一个身边的事物。最近,下雨比较的多。有一条河从家乡的村旁经过,还是以此作为切入点吧。一开始的名字是雨后荷花,可是,写了一会儿,就发现涉及的内容太多,光写荷花,不能概括词的全部内容。后来,在多次的修改以后,改为了,雨后初晴,算是比较的合适吧。
试着写了一下,才发现,填词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写几句顺口溜,那是张嘴就来,还算可以的。可是,真正要填词的话,立意要高,不能有任何不合适的词语,读起来,还要朗朗上口。眼界需要开阔,读起来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押韵等是对词的基本要求,这个是必须要符合的。于是,联系着下雨,联系着荷花,联系着河水,联系着人物。将这几个要素写进去了。第一遍填写就很难,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刚刚完整的填完。可是,自己读一遍,觉得十分的差强人意。赶紧的修改,有的时候,是为了一个字,为了一句话,翻来覆去的修改。改成这样,觉得不合适,改成那样,也觉得不合适。渐渐的懂得了古人说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写个诗尚且需要一年的时间,何况我这等凡夫俗子呢!算是用这句话自嘲罢了。就这样,来回的修改,搜索,了解,诵读,终于有了自己填的第一首词。寓意较浅,含义一般,权算作纪念吧。
踏莎行
雨后初晴,青莲擎举,翩翩白鹭花丛驻;
河流翻涌似千军,奔流向海应无惧。
鱼跃涟漪,荷团自顾,更兼水露盘中舞;
一场骤雨忽惊凉,便消却冗尘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