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蒜记
(2023-05-21 15:18:39)
标签:
教育 |
周末回到老家,就发现大门紧闭,在孩子的建议之下,去地里看看,便径直去了田林子。就看到,父母还有姐姐都在地里干活了。
此时的地里的活,就是挖蒜。生姜、打算一直是本地种植范围最广的经济作物,产量也不错,成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生姜的种植过程,劳累,繁琐,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注意姜瘟的疾病,让农民们难以应付。父母年龄增长,体力下降的厉害,已经不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遂不再种植生姜,改为种植大蒜。大蒜的种植周期不长,但是,要跨越春节前后。大蒜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卖两次,一次是卖蒜薹,另外一次,也就是最后的一次,卖蒜头。此时,需要把蒜挖出来,现在,正是大蒜的收获季节,也就是挖蒜的时候。
到了跟前,寒暄几句之后,就借用一下一个专用的工具,开始挖起蒜来。这个工具,约有30公分长,把子的这段,是一个圆桶的铁圈,便于用手握住。头的一端是一个扁平形状的,便于往地里插,然后,用手一撬,一边用手一提,这头蒜就被拔出来了。整个的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就是需要蹲着,时间长了,腰疼的厉害。只好拿着一个马扎,坐在马扎上,一边坐着,一边挖蒜。
一开始干,还是力量充足,劲头充足。我的习惯就是右手挖蒜,左手拽住蒜,往上一提整个的蒜头就被拔出来了。然后,就是把蒜头上的泥土弄干净。干了不长时间,还算是不费什么事情,可是,在干了一会儿,就觉得手脖子酸痛。但在家人面前怎么好意思说出呢,一周才回家一次,干活的机会本来就少,只能继续干下去。干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就难以继续下去了,只得让给家人继续干了。
哎!没想到自己颓废到如此的程度,不禁对自己愈加懒惰的思想,行为表示了深深的不满。当然,看出来的可不是我自己一人,走出自家的庄稼地,正好遇到临地的本家的一个婶子,笑着问我:你还会干吗?自己倔强的回答:会啊!这么简单,说着,还简单描述了一番。没想到,说完,婶子笑了起来,说,你用的那个小铲子,铲的太深啊,下了大的力气,还干的不好嘞!应该看准蒜头的位置,不深不浅,这样用手一提,蒜头出来,还不费事呢!我心里这才恍然大悟,哎!原来如此!怪不得自己干了短短的一段时间,手就累的不轻。听完之后,尬尬的走了。
按照劳动强度来说,大蒜的种植比起生姜的种植强度低多了。而自己还是难以胜任这个活的强度,真的是落后到简直的。自己的拉跨,可见一斑。为了今后能够有较为全面的体魄,还是打起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