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闻81:延时,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意
(2023-04-26 21:21:45)
标签:
教育 |
来上一次课不容易,来一次的话,就实实在在的上满课。于是,连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课后延时也上了。只不过,这次是在期中考试后,教学的任务还不算多。遂然给学生自己做点作业,这也是课后延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把作业完成了,回家后,就可以不用做作业到深夜了。没想到,学生顿时像放飞一般,乱哄哄的,自己只能好好的说教,一直到下课时间。
这时,突然想起来,学校的领导先前曾经在学校的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就是某个老师在课后延时时间,尽心尽力上课的情景。真的是非常的敬业,学生听的也非常的专心,不得不佩服他们。但是,到了今天,转而一想,课后延时的本意是什么?是为了让老师们来上课吗?
自己赶紧的从网络上搜寻了一下,提供课后延长服务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双减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中小学生的教学负担,希望学生能从上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完整的童年。课后延伸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延伸,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和家长的不便,可以为学生提供1~2小时的自学服务,学习相应的实用技能和专业,完成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但是,现在的教学质量压力的确很大,各个学校,在践行这项政策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落实到教师身上。对于规定中所说的除学习之外的活动,体育活动,音乐活动,其他活动等,虽然还有,但是,越来越少。上文化课,成了老师们的首选。也被校长乐见,于是,心照不宣,课后延时,渐渐的就被上课取代了。课后延时,在经历了两年的精彩后,渐渐的失去了了它本来的意味。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这项政策执行到现在,和初衷渐远,实在是令人唏嘘。一项好的政策被执行的偏离了航向,似乎在意料之中。不过,更想探究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应试教育力量的强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个劲的抓成绩,纵向,横向对比成绩;今天,昨天对比成绩。哪个校长敢对成绩不关心?出成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抓时间,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其次,对于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等其他活动的组织,我们还真的没有好的拿来就用的办法。平时的这些活动都是被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用的,如果,真的实实在在的上,老师起码都不够用。而且,训练起来,也是非常的费劲。专业的文化课老师,从事体育,音乐方面的教学,还真的是有点为难他们了。
至此,就会发现,本来想减轻学生负担的课后延时部分,妥妥的成了增加学生负担的一种表现。本来学生可以早点放学回家,早点完成作业。现在,放学时间拖后了半个多小时,学生的作业量并没减少,就当是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吧。既然如此,还是不如把课后延时,还是去了吧!把时间多留给孩子们,让他们多点玩耍的时间,多点自由的时间,多点自主的时间,对师生双方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