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交流记二34(1):兵教兵
(2023-03-14 22:47:42)
标签:
教育 |
兵教兵的这一提法,最早是在学习洋思中学的材料中看到的。初看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上课过程中学生来教学生罢了。先前,每个老师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没有如此的重视。觉得老师省去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活,是不是不应该呢。后来,随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让我对兵教兵有了切身的体会。就是学习驾照的时候,一起学习的同伴,都不大会,但是,在教练简单说了之后,让我们自己来练习的时候,我们相互教,相互学习,就慢慢的就都学会了。自己在原先的教学实践中,也曾经试过,可是,效果不佳。主要是自己不敢放手,担心一放手就乱。不过,在大槐树的这次教学经历,却让我不得不重试了兵教兵的这个办法。
今天下午的上课,自己去的比较的早。原因就是上周语文老师占了我一节课,这周还给了我。下午多来了一节课,但是,每周三节课的计划是不会被打破的。怎么办?第一节课,就成了我复习提问的时间。复习任务这么多?学生数量不多,这可咋办?忽然一下子,想起了旧有的方法,兵教兵。重试的原因,大概是自己的懒惰吧,也是自己的教学时间决定的。如何发挥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效能,一直是自己思考的。就是先布置好任务,然后,背诵快的几个学生会最先冒出来,老师对他们进行提问。他们背过之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负责提问本列的学生的背诵情况。没想到,这个方法真的十分的好用。第六课的知识点背完了,就背诵第五课,最后背诵第四课的内容。就让这几个学生提问本列的所有学生,并下达任务。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如此之高。原先上课时候的打盹,睡觉情况,一扫而光。学生之间,相互比赛,进度很快。我发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是喜欢自由的,我适度的给他们了下位子的自由,学生的背诵积极性真的很高,以至于都下课了,还有的学生想背诵,想找同学给他提问,也有想找我提问的。这种兵教兵,兵练兵的教学方式,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自己还是没有忘了,在第二节课上课伊始。把上节课学生的表现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从分组来说,最好的是北边的那组,其次是最南边的那组,最差的是北边第二组。就学生来说,两个学生表现不分伯仲,半斤八两,直到下课,老师也没分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来?他们是苏庆X和郭玉X。如此煽动性的话语,让受到表扬的学生不知所措,是高兴还是不好意思?表情全部写在了脸上,让我顿感效果的绝佳,也把班里其他的学生吊足了胃口,提起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