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送行记(二)
(2022-09-04 20:06:31)
标签:
教育 |
三十年的时间,再次的来到这里,变化肯定不小。最大的变化,就是济南有了地铁。大型城市的交通一直是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地铁就应运而生,成了迫切的需求。就在车站紧挨着的地方,就有一个地铁的出入口。我们下去看了看,发现乘坐的人并不是很多。一切都是新的,路口很多,进出都要验证。各个关口的人,看着比乘客还多,或许是因为特殊时期的缘故,乘坐地铁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出来之后,再去车站的四周看了看,发现,很多的地方都是旧的。看来这就是车站的特点,来往的人流多,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倒是周围的饭店不少,全是地方特色的小吃。像潼关肉夹馍,各类米线,鸡蛋灌饼,煎饼果子等等。吃,永远是人们的头等大事,永远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
看着还有的是时间,我们就去车站里面逛了逛。车站并不大,东西长顶多100米。里面的人也不多,卖东西的不少。乘客少的原因,自己估摸着,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拥有私家车辆的人,越来越多,根本无需乘车了,私家车辆增加了出行的自由、方便。而且,人们出行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客车速度慢,时间长;现在有了高铁,速度很快,省去了乘车的旅途劳累。在车站里就可以看到,来坐车的大多是穿着像是打工的人,或者学生居多,那些高收入者是不会来这里坐客车的。最吸引我们的,还是车站里的两个机器人。对于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我们一直都很感兴趣。在前面点击了几次,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玩,这个机器人,几乎没反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就作罢。
等到快10点了,我们就进去看看,看看客车来了没有。果然,那辆客车来了。不过,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客车十分的老旧,几乎算是这个大城市里最为旧的客车了,甚至一度让我怀疑,它能不能跑这么远的路。这时,值班人员开始尽责的大声呼喊着开始上车了,老大拿出车票,身份证,顺利的登上了车子,等着发车了。倒是,他的妈妈领着老二,一个劲的注视着,这种送行的场面,倒有些类似电影中的镜头。这分明是送孩子去上学啊?又不是出国,还至于吗?
一下子,我也想起来三十年前,父亲送我去上大学的情景。那个时候,我们坐车还是可以从镇上就能坐的,一路的颠簸,直达济南,到了学校。安顿好我之后,父亲就坐车回去了。那个时候,电话联系也不方便,以至于我,很长时间,都没有给家人打个电话,说一下学校里的情况。就是一个劲的闷声学习,和同学交往,父亲走后,没有认识的人,当时,的确孤单了一阵子。
等10点20客车走了之后,我们也是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次,要求不走高速了,因为下午没事。于是,还是设置上了导航,跟着它驱车前行。没想到,是一路上的堵车,甚至在高架桥上,行驶也是十分的缓慢,这或许是大城市的特点。在大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人曾经说过,像济南这种大城市,假如没了高架桥,交通直接就瘫痪了。看来,还是真的,路上的车辆太多了。但导航也是犯了一个错误,把我们导到了大东边,再折返回来,路途白白的增加了不少,时间也是增加了一倍多。这次的导航,来回两次,都没能令人满意,看来,它的确需要有提高的地方。
等回到家,顿感浑身的疲惫。看来,连续的开车,连续的保持一个动作,也不是一个舒服的事情。这就是家长的通病,为了下一代,还是愿意接受这种劳累的。而三十年前后,自己上学和送孩子上学的变化,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很快,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很是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时代,看来,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