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与甲骨文》观课报告
(2022-08-09 17:41:48)
标签:
教育 |
在本次的远程研修中,我认真学习了李老师的《青铜器与甲骨文》这节课。学习之后,收获很大。李老师的这节课,在制作上很有特色。录像课制作精良,本课中出现的重要的知识点着重指出,通过图片流动的形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让老师们在观课的时候,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觉得,这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在录像课录像的时候,很多地方,界面不是非常的清晰,给人的感觉不好,那么应该怎么办?李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办法,就是在视频中加入照片。包括对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可以采用这种突出重点的办法,给学生以强烈的直观印象。
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看出,李老师对本节课作了充足的准备,备课较为充分。李老师对青铜器的研究也很深入,包括青铜器的使用、制作等内容,都有了深入的了解。青铜器有什么作用,什么人用?用来作什么?还有一些青铜器的传承脉络。这些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学生学习起来也有很高的学习兴致。可以说,李老师将一节平淡的课,上的妙趣横生,给老师们一个很大的借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可以看到,老师的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教学立意。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能够根绝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李老师对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青铜器的特点,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名称。李老师这节课的情境与活动设计基于学生经验(知识、生活、认知),指向问题解决,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最后面的答题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讲台上的学生认真答题,下面的学生也认真看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可以说是充分的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当然,这也和李老师的个人好学的素质分不开的。李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历史核心素养要求;家国情怀的作用体现的较为明显,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李老师设计的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一致,教学活动在目标统领下设计,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实用性很强。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主线明确,教学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提高,学到了很多知识,自然而然地记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历史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生成。这应该成为我们老师们的一个标杆,达到这样一个标杆,需要老师们认真备课,同时,还需要精通视频制作方面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