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案例研究——《盼》教后反思
(2019-12-31 22:44:34)《盼》教学反思
《盼》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上,“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赶忙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助助“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课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代教育学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并学会探究文本,从简简单单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语句中蕴含的“我”的情感,引导学生明白:写人记事类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感情很重要。
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通过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