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2023-05-06 07:14:37)
标签:

收藏

失蜡法铸币

祭祀大钱

镇库大钱

顺治通宝

分类: 聚珍汇萃

雄起大清、飘落西风——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铸币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其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元天聪(1627年—1636年)。皇太极即位后,励精图治,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满汉一体,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志在入关。崇德元年(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此后不断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崇德七年(1642年)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为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庙号太宗。其第九子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即位,改元顺治(1644年—1661年),由其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明朝守军不敌吴三桂联合清军的进攻,清军入关。五月攻陷北京。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北京,清王朝转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政权。之后清廷分兵陆续肃清了各省的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残余势力。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猎死于滦河,福临亲政。为加强皇权,福临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注重发挥汉官的作用,提高办事效能,惩治贪官污吏。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推行屯田,积极鼓励垦荒,使被战乱破坏严重的农业生产有了转机。面对全国出现的抗清高潮,福临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使局势逐渐好转。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进占云南省城,至此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势力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去世,终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清太宗皇太极曾铸有折十型满文“天聪汗钱”,但目前尚未见到有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流出。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铸有楷书对读的“顺治通宝”小平、折二、折十等不同等级不同版式的行用钱,与其相对应目前亦见多种皇家大钱。
    “顺治通宝”祭祀大钱目前仅见一种用翻砂法铸制的最小等级中缘宽郭狭穿大钱。面文“顺治通宝”四字楷书对读,钱背穿孔右左铸“大清”二字、穿孔上下铸“一百”二字,书法皆为严整刚健的字体。这种用翻砂法铸制的大钱或为正式用失蜡法铸制祭祀大钱前期形成的试铸样钱。前文已经提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是和平逊位,所以清朝更多祭祀大钱并未流出。
    除一种外郭铸十福齐聚阴刻纹饰的大钱和一种中缘细郭通体都不加铸阴刻纹饰的大钱外,“顺治通宝”镇库大钱外郭均铸各种形式的对龙纹代表皇权的巨龙充分体现了皇家铸制和发行钱币的特权,同时也彰扬了神圣威严的巨龙对邪魅的震慑作用。“顺治通宝”镇库大钱中有多套同期铸制的大小组合系列钱币。中缘细郭未加铸阴刻纹饰的大钱有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两等钱币;一种外郭铸对龙戏珠纹的大钱有第二、第三和第五三个等级的钱币;还有一种外郭铸腾云对龙纹的大钱,也有第二和第四两个等级的钱币。外郭铸十福齐聚阴刻纹饰的大钱只有最小等级一种。该钱面背除文字外,地张上还铸有阴刻纹饰,但由于锈迹覆盖只能确定钱背左上所铸为十二章中的黼纹,由此推断其余可能皆为十二章中的纹章。外郭铸对龙戏珠阴刻纹饰的三等大钱中最大的第五等级大钱面背地张上也加铸了阴刻纹饰,钱面右上和左下是相对的蝙蝠,右下和左上是相对的枝叶衬托的寿桃;钱背地张上的阴刻纹饰为暗八仙纹中的四种:右上为阴阳板、右下为灯笼、左下为笛子、左上为葫芦。
    特殊之处在于最后两等大钱虽然外郭上都加铸了腾云对龙纹样,但较小钱币外郭上所铸为阴刻纹饰,而较大钱币上所铸为图形凸凹反转的阳文浮雕纹饰。皇家大钱外郭铸浮雕纹饰于此首次登场,这是进入清朝以后科技进步的成果。此后太平天国大钱外郭上铸阳文浮雕纹饰的也多有所见。这枚外郭铸阳文浮雕纹饰的第四等级大钱直径略小一些,从铸工和锈色包浆看,应为用翻砂法铸制的大钱。由于钱体硕大,浮雕纹饰也还比较清晰。这枚大钱还有特殊之处就是钱文书法也与众不同。前面介绍的多种“顺治通宝”大钱面文楷书对读,书法皆为严整刚健的字体,钱背“大清镇库”四字亦为楷书对读,书法雄浑遒劲,与前面介绍的各种“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钱背文一体同风。而这枚钱币书风为圆润凝练的字体。具体写法也有差异,如“顺”字“页”部下面两点、“宝”字“贝”部下面两点前面诸钱都写作“八”字,而这枚钱币将两点缀于四框两下角;再如“通”字“甬”头横折转角前者凌厉,而这枚钱币转角圆滑。
    与这枚外郭铸阳文浮雕纹饰的大钱面文书法雷同者,还有一种宝原局所铸镇库大钱的样钱。宝原局是清朝设在山西太原的钱局。这是一枚用翻砂法铸制的第三等级镇库大钱,直径比失蜡法铸币略小一些,外郭较窄、穿郭略宽、穿孔适中。钱背穿左铸满文“宝”字,穿右铸汉字“原”字,穿孔上下铸汉字“镇库”两字。面背除文字外都未加铸任何纹饰标记。“顺治通宝”行用钱有多种版式,钱背满汉文纪局是其中之一,但满汉文多为相同局名。这枚钱币除了钱背穿上穿下多了“镇库”两字外,面背文字及书法均与谱载一种宝原局满汉文纪局样钱相一致,特点是穿孔两侧满汉文不是同一字。但这种样钱并未付诸实铸,宝原局满汉文纪局行用钱实铸的还是钱背穿孔左右满汉文皆为“原”字的钱币。所以这枚镇库大钱应为与上述满汉文纪局“宝原”两字的样钱同时设计的镇库样钱,同样也未投入实铸。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一百”中缘宽郭狭穿大钱,直径70.0毫米,穿宽17.5毫米 外缘宽8.0毫米 厚度8.5毫米  重202.0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山腰岭药石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直径72.0毫米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对龙抢珠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7.5,厚8.4毫米,重413.0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中缘细郭大钱,直径96.3毫米,穿宽15.3毫米,外郭宽12.0mm毫米,厚9.0毫米,重406.4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李庆河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中缘细郭大钱,直径114.0毫米,穿宽21.0毫米,厚8.5毫米,重514.1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对龙戏珠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4.0毫米,外郭宽18.0毫米,厚8.0毫米,重439.0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对龙戏珠纹大钱直径114.0毫米,穿宽15.6毫米,外郭宽22.9毫米,厚8.8毫米,重616.0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地久天长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对龙戏珠纹大钱直径195.0毫米,穿宽30.0毫米,厚10.0毫米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腾云对龙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2.6毫米,外郭宽19.8毫米,厚9.0毫米,重441.6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顺治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阳文腾云对龙纹大钱,直径142.0毫米,穿宽22.0毫米,外郭宽27.0毫米,厚7.0毫米,重627.0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笔者集藏的“顺治通宝”背满汉文“宝原镇库”窄缘中郭样钱,直径112.5毫米,穿宽19.4毫米,外郭宽8.7毫米,厚5.4毫米,重319.5克

“顺治通宝”祭祀和镇库大钱综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