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2023-04-20 06:22:40)
标签:

收藏

古钱币

失蜡法铸币

镇库大钱

天命通宝

分类: 清朝钱币

雄起大清、飘落西风——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币02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前面介绍了一种“天命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灼灼桃花纹大钱,是为努尔哈赤建大金国早期铸制的祭祀大钱。前文已经说到,清朝末代皇帝是和平逊位的,所以更多的祭祀大钱并未流出,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多为清朝镇库大钱。下面就介绍一种第二等级的“天命通宝”镇库大钱。该钱直径96.0毫米,外郭特别宽阔,穿郭纤细,穿孔狭小。面文“天命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端庄清秀。钱背也在穿孔四周以对读顺序铸“大清镇库”四个楷书大字,但书风雄浑遒劲,与面文字体有明显差异。我们说历代皇家大钱的仪轨是世代传承的,这在“镇库”两字上也有体现。我们将唐、宋镇库大钱钱文与清朝相比,可见“镇库”两字书法都如出一辙。其实辽朝、明朝等朝代“镇库”两字的写法也都大同小异。最早出现的唐朝“开元通宝”背“大唐镇库”钱,“大唐”与“镇库”写法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国号文字都是后搭配上去的,这种写法的“镇库”两字当出现于唐朝之前。这“镇库”两字不知何时何人所书,但古人大概是迷信其对魑魅魍魉确有震慑作用,所以一直沿用下来。这枚钱币面背文字风格有异,也是书家刻意要将“大清”与“镇库”两字写得相协调而已。这枚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上下两组飞龙抢珠纹,这种纹样此前也未出现过。纹样为两条相对飞舞的巨龙,龙身蜿蜒起伏、四肢挥舞腾挪作腾云驾雾状。巨龙上半身大回环,龙首瞠目张口、须发飞扬,扑向面前的火珠。二龙抢珠是中华传统纹样之一,纹样中的火珠是从月亮演化而来的。凶猛的巨龙扑向宝珠,表现出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志在必得的决心。龙纹历来都是皇权的象征,代表了皇帝的形象。外郭上的巨龙声势威猛、震撼心胆,也充分体现出了皇权的威严不可冒犯。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岳强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4.8毫米,厚9.0毫米,重449克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唐朝“开元通宝”背“大唐镇库”外郭莲花纹大钱钱文书法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宋朝“建炎通宝”背“大宋镇库”外郭对龙隐福纹大钱钱文书法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清朝“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十二生肖纹大钱钱文书法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
    天马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灼灼桃花纹大钱,直径93.4毫米,穿宽17.0毫米,外郭宽15.6毫米,厚6.3毫米,重288.7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