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2023-03-11 05:07:57)
标签:

收藏

古钱币

失蜡法铸币

祭祀大钱

永历通宝

分类: 聚珍汇萃

岌岌南明、梦想复兴——南明昭宗朱由榔“永历”年间铸币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永历通宝”是朱由榔建立的南明政权铸币。朱由榔乃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袭封桂王。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南明第二任皇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获遇害。同年十月十四日,桂王朱由榔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拥戴下在广东肇庆称监国,同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军进攻,维持时间较长。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被缅王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永历十六年(1662年)6月永历帝在昆明被吴国贵绞死,终年40岁,庙号昭宗。永历年间所铸“永历通宝”为楷书对读钱币,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俱全。小平钱有背户、工、御、勑、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等字样的钱币,折二、折五、折十钱分别纪值二厘、五厘、壹分,整体比较繁杂。
    与行用钱相对应,目前亦见多种“永历通宝”祭祀大钱。从钱文书法角度,可分为“方头通”和“低头通”两大类,两大类之中又有不同版别。“方头通”类别大钱书法结构比较松散,明显特征是“永”字左侧横撇的一横、右侧撇捺的一撇相对垂头,“通”字“甬”部方头;“低头通”类大钱书法结构较为紧凑,“永”字左横右撇水平或右撇抬头,“通”字“甬”部低头。“方头通”类又可分为“水禾”和“木禾”两版,“水禾版”“历”字右侧“禾”字撇下从“水”,宝字双足较小,缀于“贝”字两下角;“木禾版”“历”字右侧“禾”字撇下从“木”,宝字为“八足宝”。“低头通”类大钱从“永”字写法也可分为两版,一者字头起笔为一点,两侧左横右撇水平,一者字头起笔为一短横,两侧左横水平,右撇扬头,两者“宝”字也有双足缀于两角和“八足宝”之分。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四种字体的“永历通宝”钱文比较

    历朝祭祀大钱面文都不复杂,一般只刻意写成端庄刻板和凝练生动两种字体,分属祭祀天地和祭祀祖宗两类性质的钱币。但进入明朝以后祭祀大钱的钱背样式更趋复杂,崇祯以至南明面文写法也多有变化。但归纳特征遵循规律还是可以明确划分类别的。“永历通宝”即可从“方头通”和“低头通”两大书法类别角度划分为祭祀天地和祭祀祖宗的两类钱币。目前所见“永历通宝”钱背样式并不复杂,只有钱背穿上月孕星、背穿上“国”、背穿上下“国百”、背穿上“定”、背穿上下“定百”和背穿上下“拾分”几种形式。其中一种通体不铸阴刻纹饰的窄缘细郭广穿大钱和一种背穿上下“拾分”外郭六龙飞天阴刻纹饰的大钱属“低头通”钱文类别,应为祭祀祖宗的大钱,其余皆为钱文属“方头通”系列的祭祀天地的大钱。
    钱背穿上铸月孕星阳文标记,乃是明太祖朝铸“大中通宝”祭祀大钱留下的遗制。明太祖朝铸“洪武通宝”时曾将“定”、“国”两字分别铸于祭祀大钱钱背之上,祭告天地祖宗元朝残余势力已经被荡平,国家已经安定。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四年内战将他的侄子朱允炆赶下皇帝宝座,也曾再铸“永乐通宝”背“定”字的祭祀大钱,宣告天下已经安定。风雨飘摇的南明政权更是期望光复祖宗基业,出现天下安定的局面,所以再次遵循先祖遗制将“定”、“国”两字分别铸于祭祀大钱钱背。钱背“国”字字形有宽有窄是为了区别不同批次铸币。背“定”大钱与背“国”大钱是配套铸币,钱背铸“定百”和“国百”的大钱也是对应铸币,即为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纪值内容。穿下“百”字是为象征性纪值,表示这枚钱币价值不菲。另一枚大钱钱背穿孔上下分铸楷书“拾分”二字,是为纪值折银拾分之意。“永历通宝”行用钱中有钱背铸“五厘”和“壹分”字样的两等折银钱,这枚大钱即为与之相对应的祭祀大钱。如此钱体硕大的祭祀大钱,当然不会再纪“壹分”字样。以上祭祀大钱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多为沿袭前朝纹样,只有一种外郭铸五组凤尾花纹的前所未见或为南明首创。凤尾花是生长于两广一带的阔叶热带植物,以其烂漫热烈的风姿被赋予吉祥如意、未来美好等象征意义。南明政权大概是就地取材将这种花卉铸于祭祀大钱上,以期走出困境、天下太平、繁荣昌盛。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月孕星面郭对云龙对舞纹背郭缠枝迎春花纹大钱,直径71.7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4毫米,重136.6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国”外郭云龙对舞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5.0毫米,重132.9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李翔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国”外郭十二章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5毫米,外缘宽11.6毫米,厚5.0毫米,重127.7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国”外郭莲花卷草纹大钱,直径114.0毫米,穿宽19.3毫米,外郭宽18.7毫米,厚8.6毫米,重562.0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国”下“百”外郭如意卷草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3.5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5.6毫米,重148.0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定”外郭凤尾花纹大钱,
直径72.3毫米,穿宽12.5毫米,外郭宽12.3毫米,厚5.8毫米,重145.9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定”外郭飞天凤鸟纹大钱,
直径95.9毫米,穿宽16.9毫米,外郭宽15.6毫米,厚8.8毫米,重401.0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定”窄缘细郭广穿大钱,直径95.8毫米,穿宽23.0毫米,外郭宽10.2毫米,厚7.5毫米,重284.2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上“定”下“百”窄缘细郭广穿大钱,直径97.0毫米,穿宽21.5毫米,外郭宽9.0毫米,厚8.8毫米,重373.0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下“拾分”外郭六龙飞天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3毫米,外郭宽12.3毫米,厚5.3毫米,重132.2克

“永历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