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太祖朱元璋元末明初铸“大中通宝”大钱04
“大中通宝”背上“鄂”面郭龙凤背郭莲花纹大钱
前面介绍了一种“大中通宝”背穿上“鄂”外郭对舞龙凤纹大钱,下面再介绍一种相差无几的大钱。其亦为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寛缘细郭、中穿形制。面文“大中通宝”四字也是楷书对读,书法虽与前面介绍钱币一体同风皆为一家手笔,但前者笔画纤细、此钱笔画粗壮,书写细节也都有差异。一钱一书是历代祭祀大钱墨守的成规,明朝也不能例外。这枚钱币钱背穿上同样也铸一“鄂”字,书法与前面介绍钱币也有差异。特殊之处在于这枚钱币面背外郭上的阴刻纹饰并不一致。面郭上所铸是与前面介绍钱币一样的三组对舞龙凤纹,而背郭上却加铸了此前未见的无际莲花纹。新纹样每组都有两枝莲花绽放枝头俯仰生姿。外郭上九组莲花首尾相接连续不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呈现出一派无穷无尽的荷岸美景。莲花之所以成为历朝祭祀大钱上经久不衰的花卉,主要缘于四方面因素:一是莲花本固枝荣生命力繁殖力强,被认为是子孙繁盛、帝业永续传承的象征;二是莲花繁茂艳丽,可以起到渲染繁华粉饰太平的作用;三是莲花又是佛道两家都崇尚的花卉;四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文人的清介孤傲品格。其实在历朝统治者眼中,这些元素的权重也是不同的。比如,在辽、元统治者心中,崇佛的观念大概会更强一些;在宋朝统治者心中,文人情结会更重一些;但不管是哪朝哪代,子孙繁衍千秋万代的传承都是重中之重。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穿上“鄂”面郭对舞龙凤纹背郭无际莲花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5.0毫米,重133.1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穿上“鄂”外郭对舞龙凤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2.8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6毫米,重134.9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月孕星及七星外郭缠枝莲荷纹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11.9毫米,外郭宽12.1毫米,厚5.8毫米,重135.6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缠枝莲荷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5.1毫米,重125.02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