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破解历代皇家大钱回顾
我从2013年3月份开始专项收集历代皇家大钱,迄今已历10年时间。当然,1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和认定工作,否则也不会有这样不靠谱的举动。10年在个人的生命中不算短暂,但10年间穿越1600年历史,让散在的实物组合起来发声,确实是道阻且长。最初几年,主要是进行收集、清理、归类、研究和材质检测等工作,其间解读契丹文钱币也滞缓了这项工作的进程。从2017年3月开始,我在北国盈泉新浪博客中每天一文一钱解说我自己收藏的皇家大钱,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至今也已6年之久。我自己的这类藏品不重复的只有480余种,基本可以覆盖南北朝以来各个朝代。本想用一年多时间解说完毕,预期也可以说明一定问题。不想文章陆续发出后,引起了有同类藏品泉友的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参与进来。但我已发钱币都是按朝代和年号顺序编排的,泉友的前朝钱币难以穿插进来。致使泉友后加入的钱币越多,博客里钱币顺序越紊乱,难以集中揭示同一名称钱币的全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9年1月份,我又重新注册了千古方圆新浪博客,将北国盈泉博客中的历代皇家大钱按朝代和年号顺序悉数复制到新的博客中。同时,每天一文一钱的解说工作也一直没有间断。目前,为我提供钱币实物图片和基本数据的泉友已达60余位,汇集南北朝以来一直到清代不重复的皇家大钱实物图片达2600余种。六年来我疫病不辍、寒暑无阻每天一文共发解说历代皇家大钱的博文2200余篇,目前只剩清朝260余种大钱尚待登场。解说文章虽然千篇一律,但也不得不持续为之。因为不将每一枚钱币剖析透彻,就不能全面认识某一年号乃至整个朝代钱币的一般规律和本质特征。每篇文章成文不难,但背后的图片收集、整理、剪裁工作、钱币本身的确认、研究、纹饰标记解说等工作、了解与钱币相关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等却是耗费了大量时间。面对新生事物,许多问题都难能一下子认识清楚。其实前面发出的许多文章,都曾经历了不断加深认识、反复修改的过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祭祀活动的重要供奉物品,铸制皇家大钱成为历朝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后朝均承袭前朝仪轨不断铸制这种钱币。皇家大钱皆为用失蜡法铸制的鍮石材质钱币,相关问题可参见笔者博客中较早发表的《谈谈古代鍮石铸钱》和《从铸造痕迹谈古代失蜡法铸币》两篇文章。东晋以来,祭祀大钱的形制和纹饰是历代传承沿袭的,大部分为寛缘细郭形制,宽阔的外郭上都加铸了阴刻纹饰;也有少量外郭较窄通体都不加铸阴刻纹饰的大钱。历代皇家大钱皆分为六个等级,直径分别为72毫米、96毫米、115毫米、145毫米、195毫米和395毫米左右。历代皇家大钱主要包括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祭祀大钱又分为祭祀天地的大钱和祭祖大钱。为分门别类,历代都刻意将祭祀大钱的钱文写成两种书体:祭祀天地的大钱书法端庄刻板,与铸星月等阳文标记的钱背相匹配;祭祀祖宗的大钱书法凝练生动,与铸阴刻纹饰的钱背相匹配。祭祀大钱的钱文书法都具有唯一性,笔者不厌其烦地将版别相近最有可能借版改制的两种同文祭祀大钱的钱文剪裁下来相比较,结果都有书写细节差异、无一书法相同者。钱文一钱一书,表现出历代统治者对祭祀活动的虔诚。古人天堂里的笑声,是对当代计算机编程、机械雕刻论者的无情嘲讽。
大小两等宋朝“崇宁通宝”外郭变形双尾龙纹大钱,直径分别为95.3毫米和72.2毫米
两钱钱背分别铸菊竹梅兰和四蝙蝠纹阴刻纹饰,皆属祭祖大钱,钱文为宋徽宗御笔亲书,书法一体同风。
金朝“至宁元宝”背穿上仰月外郭出水菱荷纹大钱,直径96.1毫米
金朝“至宁元宝”背阴刻四彩蝶纹外郭携雏凤鸟纹大钱,直径94.8毫米
以上两种“至宁元宝”钱文书法风格不同。前者书法端庄刚健,与铸阳文标记的钱背相匹配,是祭祀天地的大钱;后者书法凝练生动,与铸阴刻纹饰的钱背相匹配,是祭祀祖宗的大钱。
燕山泉声泉友集藏的西夏“光定元宝”背对月对星外郭如意唐草纹大钱(面背地张上加铸了对蝠桃卐阴刻纹),直径96.0毫米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西夏“光定元宝”楷书背对月对星外郭如意唐草纹大钱(面背地张未加铸阴刻纹饰),直径96.0毫米
面背地张加铸对蝠桃卐纹的“光定元宝”大钱钱文书法
面背地张无阴刻纹饰的“光定元宝”大钱钱文书法。以上两钱只有地张上加不加铸阴刻纹饰的区别,但钱文书法存在明显细节差异。说明祭祀大钱不存在相互改版制造的做法,认为这类大钱是现代电脑编程机械雕刻的说法更是痴人说梦。
辽朝“天赞通宝”背“大辽镇库”大钱,直径396毫米,钱面地张铸对蝠钱桃阴刻纹饰,钱背地张铸十二章中的日黻火华虫四种阴刻纹饰,面背外郭皆铸宝相莲花纹。由于钱体硕大,精细的阴刻纹饰须拍摄特写镜头才能看清。
和普通行用钱相比,历代皇家大钱除了体量硕大铸工精美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钱币上铸有精美的纹饰。纹饰以阴刻纹饰为主,也有部分阳文图样,目前所见不同纹样已达400余种。这些纹饰可谓封建文化在美术领域的集中体现,更是1600年来中国单线条简笔画登峰造极之集大成者。其特点是构图简练、表现抽象、立意含蓄、物象多义。纹饰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期待和愿望。一是彰扬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如描龙绘凤、十二章纹等;二是宣扬江山永固四海归心,如江崖海水纹、水波纹等;三是渲染繁荣昌盛天下太平,如各种繁茂的花卉纹样等;五是期望多福长寿,如各种蝙蝠寿桃纹样等;六是向往吉祥如意,如祥云纹、如意纹等;七是希望子孙繁盛、世代传承,如藤蔓化的龙凤纹样、缠枝葫芦纹、各种藤蔓纹等;八是崇尚宗教的纹样,如莲花纹、暗八仙纹等。很多纹样的表征并非单一主题,而是兼容并存的,费人猜想、耐人寻味。分辨这些纹饰、解说这些纹饰不仅需要美术知识,而且需要多方面的人文、社会学识。六年来笔者一边学习、一边琢磨、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确实耗费了大量心血,目前已经给400多种纹饰都取了一个不重样的名称,并为每种纹饰写下了一段解说文字。笔者的认识和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诚心期望方家指正。
幻化飞龙纹
凤穿牡丹纹
十二章纹
翻卷波涛纹
莲花荷叶纹
蝙蝠寿桃纹
漫天祥云纹
暗八仙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