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辽覆宋、拓土称雄——金卫绍王完颜永济铸“崇庆元宝”大钱09
更为硕大的“崇庆元宝”背彩蝶外郭暗八仙纹大钱
前面介绍的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崇庆元宝”是第二等级的祭祀大钱,所见多枚,而且不止一版。相同制式和纹饰的钱币还有更为硕大的。下面几枚第四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均在142毫米左右。亦为寛缘细郭形制,但穿郭较通常略宽,穿孔较小。从铸工和锈色看,皆为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钱币。这种工艺虽然不易表现精细的阴刻纹饰,但由于体量巨大,纹饰也比较小等级钱币清晰得多。面文亦为篆书旋读的
“崇庆元宝”四字,书法与前面介绍的第二等级钱币一样皆为浑厚凝练的字体,亦为“圆肩缶宝”版。钱背也围绕穿孔加铸了四只阴纹彩蝶,面背外郭上同样也加铸了暗八仙阴刻纹饰。
笔者解说的历代祭祀大钱虽然来自五十多位泉友,但同版钱币重复出现的几率很小。用途的单一性,决定了祭祀大钱品种多数量少的特性。前面介绍的大小两等“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祭祀大钱竟然出现八枚之多,说明这种钱币当时铸量较大。从泉友汇集起来的历朝钱币看,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钱背铸阴刻纹饰的祭祀大钱中。笔者多次指出:钱背铸阴刻纹饰与钱背铸阳文标记的祭祀大钱面文书法也刻意形成了差异,这实际上是祭祀大钱的分类方法,两者有各自不同的祭祀对象。随着对历朝祭祀大钱了解和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个问题也越来越清晰了。钱背铸阳文标记的祭祀大钱应与祭祀天地相关联,由于祭祀对象较多,所以钱背的阳文标记也有多种;钱背铸阴刻纹饰的祭祀大钱是为祭祀祖先专门铸制的,所以种类比较单一。皇帝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天地和祖宗的活动,所用祭祀大钱也是最高规格的用失蜡法铸制的鍮石材质大钱。而祭祀祖宗的活动分封到各地的亲王都可以举行,所以祭祀大钱的铸量相对较大。但封王所用祭祀大钱的规格却要略逊一筹,只限于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大钱。这就是前面介绍两等青铜材质祭祀大钱数量较多的原因。
团长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142.0毫米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142.0毫米
涅祁之重圜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142.0毫米
汉御天下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141毫米,穿宽23毫米,厚5.9毫米,重约600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直径93.4毫米
献福寿山石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直径92毫米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直径95毫米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直径94.0毫米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对月对星外郭六龙腾飞纹大钱,直径72毫米
爱上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飞龙对舞纹大钱,直径96.4毫米

爱上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飞龙对舞纹大钱,直径72.2毫米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72.0毫米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雉鸡松枝图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114.0毫米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上仰月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96毫米
笔者集藏的“崇庆元宝”背穿上仰月面郭荷花荷叶纹背郭变形云龙纹大钱,直径71.6毫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