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辽覆宋、拓土称雄——金卫绍王完颜永济铸“崇庆元宝”大钱08
“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
前面介绍的多种“崇庆元宝”祭祀大钱钱背均加铸了阳文标记,下面再介绍一种钱背加铸阴刻纹饰的祭祀大钱。是为第二等级的祭祀大钱,多位泉友有藏,直径均在93.0毫米左右。虽然亦为寛缘细郭形制,但穿郭较通常略宽,穿孔有便于脱模的斜面,穿孔较小。这种钱币是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钱币,铸工不及失蜡法铸鍮石材质大钱精美,直径也比之略小。面文亦为篆书旋读的
“崇庆元宝”四字,书法虽与前面介绍诸钱皆为一家手笔,但笔画粗壮、字体浑厚凝练,书风有所不同。具体写法也有差异,如前面介绍的钱背铸阳文标记的钱币“宝”字皆为方肩,宝盖下为两个“王”字,而这种钱币“宝”字圆肩,宝盖下右侧为“缶”字。这种钱币钱背围绕穿孔加铸了四只飞向穿孔的图案化彩蝶阴刻纹饰,这种纹样曾见于辽“乾统通宝”祭祀大钱。彩蝶为对称图形,胡须、翅膀化作卷曲的藤蔓,体态优美,飘然欲飞。彩蝶是常见的装饰纹样,繁花盛开彩蝶飞舞历来都是太平、繁荣、祥和的表征。“蝶”、“瓞”、“耋”谐音,取
“瓜瓞绵绵”子孙繁盛之意,“耋寿”又有长寿之意。《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庄周梦蝶,不知道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则包含着高深的道家哲学思想。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是暗八仙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唐代“大历元宝”祭祀大钱。暗八仙纹样是以道教八位神仙所用器物来指代神仙本人的一种隐喻表现形式。历代适应当朝需要不断开展造神运动,道教八仙班底是有所变化的,相关器物也非一成不变。这种从唐代一直传承下来的暗八仙纹样从穿上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是车子、钱串、横笛、阴阳板、团扇、莲花、方胜和法螺。这与近代暗八仙纹样并不完全一致。无论对历朝道教八仙的考证还是对暗八仙纹样的沿革,祭祀大钱都是重要的历史物证。这种面文异书钱背铸阴刻纹饰的祭祀大钱实际上是与钱背铸阳文标记的大钱相对应的一种分类方法,应与特定的祭祀对象相关联,这种类型的大钱历朝都有铸制。几位泉友所藏钱币钱文书写也有差异,第一枚钱币为宽“庆”,其余皆为窄“庆”,说明这种钱币也并非都铸于一时。
天马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93.4毫米,穿宽15.6毫米,外郭宽14.0毫米,厚9.0毫米,重362.1克
献福寿山石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92毫米、厚9毫米、重410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95毫米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彩蝶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青铜质,直径94.0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4.5毫米,厚8.8毫米,重397.07克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对月对星外郭六龙腾飞纹大钱,直径72毫米
爱上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飞龙对舞纹大钱,直径96.4毫米

爱上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飞龙对舞纹大钱,直径72.2毫米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72.0毫米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雉鸡松枝图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114.0毫米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崇庆元宝”背上仰月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96毫米
笔者集藏的“崇庆元宝”背穿上仰月面郭荷花荷叶纹背郭变形云龙纹大钱,直径71.6毫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