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淡淡》-125我要退学
(2023-03-30 22:01:15)
标签:
小说校园故事 |
分类: 《幽香淡淡》 |
午休时间,教学楼内十分安静,偶尔有人走过,都没大声喧哗,生怕破坏了楼内的气氛。都忙一上午,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就是不午睡,也得坐下来,好好喘口气了。楼道内,一位男同学,更是高度地自觉,毫无声息,靠着墙边,慢慢吞吞地走着,又紧贴楼梯的扶手,爬上了通往化工系的楼梯。他希望这段路再长一点,再想想咋开口说话。这位满脸的心事,都挂在了脸上,这决定不容易,搅得他坐卧不安,别说是午睡,就是晚上也睡不踏实。刮不干净的络腮胡子,让他那张长圆型的脸,显得更加憔悴。踏上楼板的最后一步,他在心里恶狠狠地训斥自己,“你要是条汉子,今天就别再退回去。说出去,没啥大不了的!”他边走便给自己加油,铁了心了,这一回,黄花鱼溜边,不再是为了躲避,苦海无边,他要奋力上岸了。
系书记办公室,他瞥了一眼门上方的挂牌,毫不犹豫,快步穿越而过,没敢做任何停留,生怕这个时候,门里走出个系书记,那他这一中午的努力,可就前功尽弃,立马胆怯,打回原来的状态。“这个张书记,人是不错,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敲他的门。”他提醒自己,绝不能忘了初心,这可是他行动方案的一部分。想当初,在入学报到处,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被系书记高看了一眼,主动和他打招呼问好,这等好事,别人可是求之不得,可他竟然无动于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没搭理人家书记,因为一个字都没听懂。”天地良心,这的的确确是真的。当时他紧张的不得了,不知道如何应答,连最熟练的“你好!”都不会说了。可当时的目击者,谁会相信呢?你一个刚刚考上的大学生,听不懂领导的问话,书记说话发音,是没有播音员标准,可那也是最好懂的东北普通话呀。众目睽睽之下,书记也觉得很奇怪,眼神怪怪地看了他一眼,就是这一眼,让他不知所措,就是这件事,让他一直害怕到今天。
这位哥们,是位少数民族同学,高考的时候,是用汉语考的不假,不然也不会被录取到这所学校。可当时他学得几乎是哑巴汉语,日常的看和写,还挺像那么回事,文化课考试,也能对付个八九不离十。在他的居住地,的确缺少语言环境,家里外头不用汉语,也能畅通无阻。高考语文也是一张普通纸质试卷,又不考听力,备考时间那么紧,他哪有时间,去找人练习听汉语说汉语。
其实,即使领导真的记住了这码事,书记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会难为他这么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这都是我们小人物常干的事,就像契科夫笔下的小公务员,耿耿于怀,就是千方百计地想和自己过不去。总之,他如愿以偿,站在系主任办公室门前,看着门上方的挂牌,确认无误后,他长出了一口气,趁热打铁,满怀希望,敲响了系主任的门。
老主任和蔼可亲,态度没的说,听清要退学,还给咱倒了杯水,聊了几句家常,出门告别时,才严肃的送了一段话,“黄龙西同学,你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来这里上学,是国家民族政策照顾的结果,你应该为少数民族争光才行。你现在要回家,可不只是在丢你自己的脸?语言听不懂,是暂时的困难,到大学毕业,保你听得懂,说得好。”大概齐是这个意思,老爷子山东口音更难懂,可分明就是两个字,“不行。”
光聊天说话还不行,傍晚时分,李老师带着黄龙西坐上校车,带他进城了。老校区西区的红楼,是年轻教师的聚集地,位于一楼的一个房间,李老师自己的家。拉开屋门,饭菜飘香,这李老师是真够意思,早已把一切安排妥当。“欢迎到家中做客!”李老师的妻子,极有礼貌地站在门口,用甜美的乡音迎候,黄龙西有些恍惚,我这是在哪里?难道回老家了不成?
看见久违的家乡菜,听到亲切的民族语言,黄龙西笑了,不再拘谨,语言流畅了。走廊里的厨房,女主人还在忙碌,她告诉这位刚认识的小同乡,“刚买了新鲜的花蛤,我要给你做一道正宗的大酱汤。”当初他们想家的时候,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两位老乡师生,端起了酒杯,推杯换盏间,各自敞开了心扉,李老师说,“你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看我,坚持到现在,老婆有了,家有了,我已经在里安家立业了,这不很好吗?你回到老家又能怎么样?”“黄龙西说,“我可以回原来的工厂当工人,或者明年继续考本地的大学。” 李老师说,“那所地方大学,也不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就算你能考上,语言是没问题了,但没有你现在的专业。” “那我就学其它专业好了。” “家乡的情况,你比我清楚,你工作的工厂,是地方支柱企业,你所学的专业正好对口,学成之后再回去,你的发展空间可就大了,你想当工人都不行。”
这一晚,两位老乡师生,聊了很久,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一下子成了忘年交。黄龙西,也是米兰班级的同学,在男同学中排行老四,大家习惯叫他黄四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