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香淡淡》101-正式开始了

(2022-11-23 07:55:17)
标签:

小说

校园故事

分类: 《幽香淡淡》

      载入史册的建校劳动,在意想不到的时间里,平静地拉开了序幕。新生们要完成的第一项任务,也是眼前最急需完成的,就是挖地基。虽然,在土建工程中,最简单的劳动,就是挖地基,但这可是基础的基础,挖好地基,才能打好地基,万丈高楼才能平地而起。

    这些七七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参加过名目繁多的劳动,装模作样的挖“防空洞”,力不从心,有点糟蹋庄稼的学农劳动。还有意义重大的,谁都无法回避的,下乡、回乡及走“五七道路”等等,那可是全天候的,身临其境,必须以劳动为业。对于他们这一届,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乡村,劳动都不陌生,那是伴随他们长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小就参与其中。

    即使这样, 当他们站在大学校园的建筑工地上,还是感到有些兴奋。想象在这块土地上,不但能亲眼看见,这栋教学楼一点点长高,而且可以亲自动手,为自己的母校建设添砖加瓦,让她变成美丽的校园。比起拯救世界的宏伟目标,解救还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这可是实在多了。

      这建校劳动,虽没有那么伟大,但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具体,易于实现,而且功在现在,利在未来。说不定若干年后,女后代,也能走进这所校园,成为自己的校友,那不就等于给自己孩子盖大楼吗?即使没这个缘分,等半个世纪后,在儿孙们的陪伴下,让辅导员老师给说个情,到校园,门口拍照留念,满头白发的你,就可以举着拐杖,指点江山一般,遥指这壮观的教学楼,得意地说,“小的们,你给我看好了,那栋红楼下面,打地基时用的大土沟,就是爷爷奶奶们挖的。”那可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不是在给自己干活嘛?爱校如家,为校园建设,出大力流大汗,给自己家干活,怎么干都不为过啊!

        包括对建校劳动,曾经有不同想法的同学,也是如此。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如果可以有多个选择,他们会首选文化课学习,这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自己学生本能的尊重。当别无选择之时,他们会放弃自身想法,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要干就像个干的样子!这里除了服从之外,还有责任和担当,七七级是很有责任感的一代人,不知不觉地,那使命感又附身了,况且还有这一说呢,“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劳动的意义,可太重大了,劳动者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都想挖那个第一锹土。幸亏当时没有开工剪彩这一说, 要不然,也许不用什么劳动动员,教学楼的这个地基,大家都会抢着来挖,谁不想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做不了千秋伟业的创始人,能成为为来百年老校的奠基人,挖土挖沟,也是天赐良机与你,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

       可这建筑工地,真不是你家的后花园,或小菜园子,也不是挖一条简单的流水沟,说干就干。这可是用于百年树人的教学楼,讲究个百年大计,马虎不得,一切都得听从指挥,按规矩来。这不, 乙方的现场员,不厌其烦,还在反复地讲解,给大家上大学里的劳动课技能课,“这不是简单的挖土沟,一定要按施工要求进行,宽度和深度,都必须达标。挖出来的老土层,不能乱扔,要堆放在地基旁边,将用作地基的回填土··”

       这边已经有人听得不耐烦了, “沿着白线挖沟就是了,还用说这么多?” 有挖沟经验的人,已经在打量现场了。在建筑部门,干过临时工的,就更不用说了,即使脑袋里一穷二白的主,进入劳动现场后,还没看上几眼,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一群学生建设者,挖沟干活未必太专业,可观察新事物,却是一个比一个强,要不怎么能叫文化人呢?的确,那地表上的白石灰线,木桩上捆绑的细麻绳,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嘛。

        别看没学过土建,没盖过正规大楼,计划中的“机械制图”课,也没来得及开讲。但是,“白石灰线”的庄严,还是十分清楚的。运动会上的跑道,球场上的边线和端线,交通路面上的斑马线,他们肯定都见过,那不也是白线一条吗?可那就是界线,明摆着的规矩和方圆,越界就是犯规,谁都必须自觉遵守。今天这简简单单的“白石灰线”,就是地基走向,盖楼的边线,在这边线里边,明天就会长出崭新的教学大楼。

         乙方代表讲完了,甲方代表登场了,劳动者们顿时安静了下来。讲话者是他们的辅导员,即使是无关紧要,他们也不敢不听,自家老师吗?必须给与足够的尊重。张老师很善解人意,质保量,完成任务,之类的口号一概没说,只是反复强调一点,“要安全的劳动”,对于她来说,这一点十分重要,也是她现在的工作重点之一。

       虽然这也是老生常谈,但辅导员老师很有水平,没讲几句话,就把大家给吸引住了。她是现身说法,结合前两届学生的劳动实况,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来自真实的案例,而真实的案例,就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比如干活时,注意脚下,拉开距离等等。但其中有一条,“以北山炮声为令,停止操作。大家都觉得,是不是有点防卫过当了,还有人根本就没听懂,或者是没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校园的北侧,是有一个采石场,刚进校园的时候,听到炮声响起,都颇感惊讶,四处寻找,当看明白远处飞扬的沙尘,和被啃开的石头山,就再也不把这当炮声回事,权当是过年放鞭炮了,只听个响动而已。可在校老生,一直在老校区那边,对这炮声还没听习惯,赶上那天炮声格外的响,一位女同学,正站在深沟边用铁锹挖土,听到炮声吓了一跳,连人带锹摔倒了沟里,还好,并未造成大碍。

      尽管如此,大家当时听得认真,不得不信,不过也就是“听过信过”,但并没太往心里去。有人私下里嘀咕“一个校园劳动,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自己不摔跟头,应该就是零危险。”辅导员老师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劳动还没有结束,她面前的一位学生,就没有做到“安全劳动”,以实际行动,又给她增加了一个新的案例。(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