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淡淡》—29不着边际
(2022-06-07 00:03:25)
标签:
小说女大学生故事 |
分类: 《幽香淡淡》 |
早餐的菜汤,引起了关于大头菜的话题,这些不着边际的热议,看似无用,却转移了对盆中餐的关注度。也不再觉得这早餐有什么不妥,似乎是理所应该,发自内心地没有差评,对食堂的满意度,虽然不能给五个星,但集体达到了新的高度。
走上四楼,进入女生专属领地时,她们的讨论已接近尾声。用莲子的话说,只要这大头菜汤中,没有腻虫,就已经很知足了。
闻听此言后,程飞歌笑了,“农业书上说,腻虫既是蚜虫的一种,喜食绿植菜叶,吃到有毒花草就会立即毙命。由此推断,你们中学食堂,那带腻虫的菜汤,说不定比你这盆中的大头菜汤还好,肯定没毒哇。菜汤中的腻虫,应该是死于锅灶的高温。”
“你说的是真的?”莲子瞪大了眼睛,很有些喜出望外的样子。“你们打到大头菜汤了?我怎么没看见啊。”身后传来柔柔的声音,一个嘴角上翘的漂亮女生,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也是位大眼睛同学,可这位的大眼睛,和莲子的大眼睛还真有些不同,尤其是身上的灰粉色的袄罩,竟然闪烁着星星点点的荧光,和这几位的衣服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你不由得就想多看几眼。
“就是这个菜汤,你没有啊?匀给你点。”莲子热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大头菜菜汤,并准备与对方分享。“你这不是包菜汤吗?我不想吃这个,我要的是白米粥,早晨喝粥,胃会舒服一些。”
“那你说的大头菜长什么样?”莲子说出了几位的心里话,因为不认识,谁也没有贸然发声。“我说的大头菜,就是芥菜头啊,腌制后的菜头,泡淡后做汤是很好喝的。”米兰闻听搭腔了,“你说的是芥菜疙瘩吧,那不是专门腌咸菜用的吗?还能做汤喝?真没听说过。”
莲子看着手里的菜汤,“我们就管这个叫大头菜啊,这种菜一层包着一层,头大菜多,一棵菜就能做一锅汤,还可以用来做秋储菜、腌咸菜,白菜不够时,还可以用来腌酸菜,用处大种的也多。”
站在一旁的程飞歌说话了,“其实,就是叫法不同,这菜的学名是甘蓝,北方人习惯叫大头菜,有些地方叫圆白菜或包菜。”
小林子听懂后,思路拐弯了,“莲子你都给大家介绍一下啊。”“哎呀,都让这大头菜给绕糊涂了,我都忘介绍了,她也是咱们班同学。”小林子开始抢答,“是你们寝室的大美女吧!”几个人嘻嘻哈哈,走进各自的寝室。
“嘿嘿,这叫什么汤了?我没记住哦。”“无论它叫啥汤,也是凉汤了。”飞歌和小林子拿起暖水瓶,又出门打水去了。
米兰拿起玉米饼子,咬了一口,怎么有点苦呢?这感觉太出乎意料了,是自己嘴出了问题?还是这饼子有问题呢?饼子含在嘴里,根本不想往下咽。
就在这时,蒋芯蕊端着洗干净的饭盒,走了进来,“你们班那个女生是哪人啊?”就这一句话,改变了那口硬饼子的命运,本应吐出的饼子,又被吞了回去。当着上铺的面,米兰实在没好意思,因为浪费粮食的确是不对的,“贪污与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她突然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自己的行为属于后者,但也属于犯罪之列。
嘴里含着食物讲话,是不礼貌的行为,米兰这样想着,胡乱嚼了几下,一狠心,把尚未嚼碎的饼子,抻着脖子吞咽了下去,因此明显感到有些剌嗓子。这一刻,她的精神和喉咙,都被噎得有些梗。好在蒋芯蕊已经跨到了上铺,打开了她那被修复过的百宝箱。
米兰揉了揉胸脯,估计她问的应该是隔壁的那位新同学,这才搭腔说话,“好像是来自河北。”“难怪呢,听她的口音,还带着点京腔,人也像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风的样子,原来是曹雪芹的老乡。”
高考复习的内容还有印象,米兰来了个语文常识快速连线,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等等,就是没想起来曹雪芹的家乡是哪里。于是问道,“曹雪芹哪人啊?”“北京人啊!”那口气分明是三年早知道。
米兰咬了一大口玉米面饼子,赌气似地嚼着,几口就咽了下去。她有点生自己的气,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在米兰的印象中,河北和北京也不是一回事,如果按蒋芯蕊的说法,隔壁那位大美女,是曹雪芹的老乡,那么她也是北京人了?
胡思乱想中,一个玉米面饼子,和那不知道如何称呼的凉菜汤,不知不觉地进了米兰的肚子,奇了怪了,她没再觉得那饼子的味道不对。
出门去刷洗洗餐具时,还边走边喝了剩余的菜汤,赶巧的是,有一条较为粗大的菜梗,挂在了小花盆上。做事认真的米兰,担心这个菜梗,别梗在水池的下水口,不讲卫生是一方面,搞不好造成堵塞事件,岂不成了罪魁祸首?
米兰这么想着,为了那个捣乱的菜梗,专程奔向那个垃圾筒,还没处理自己的盆中物呢,却发现了一个玉米面饼子,被咬了个月牙,安静地躺在那里,是谁这么大胆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