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分类: 名师园地 |
内容摘要:在小学低年级,选择适合孩子们的绘本,教师根据绘本与低年孩子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听、说、读、写、欣赏、想象、表演、创作等活动,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低年级孩子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
二、如何巧用绘本,进行阅读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绘本,并巧妙地运用到阅读课中呢?
有时,我们还会配合开学或节日等一些特殊的时间,为孩子准备一些相关的绘本,如开学时段,用《熊小妹的坏习惯》《大卫,不可以》教孩子们改掉坏习惯,懂得守规矩;中秋节前夕,为孩子们讲《月亮的味道》;放寒假前,为孩子们讲《年的故事》。
三、巧用绘本,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复述故事,训练听说能力
复述是学生把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事物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复述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我发现班里的有些孩子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上课随意说话、插嘴,他们不懂得“听,是学习的精髓”。为了培养孩子们学会倾听的习惯,我特意选了一个关于友情和倾听的故事——《大熊有一个小麻烦》。这个故事讲的是大熊遇到了一个小麻烦,他想找人倾诉:
听故事和说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做的事情,也最容易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为孩子们讲故事前,我提出了要求,认真听完故事后,要能把故事复述出来。我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一边注意观察孩子们,或许是被故事吸引了,他们个个瞪着大眼睛,专心倾听,脸上的表情随着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述而变化。故事讲完了,我给他们两分钟的时间回味故事,让后请孩子复述故事。复述不是背诵,不要求一字不漏跟原文一样,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能把故事的大意讲清楚就可以了。在孩子复述的过程中,其他孩子也要认真倾听,才能发现他复述得好不好,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通过这次绘本阅读的学习,既让孩子们懂得倾听的意义,更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此后,我又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绘本,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彩虹色的花》、《驴小弟变石头》等,让孩子复述。通过认真倾听,复述绘本故事,训练孩子的听、说能力。
(二)欣赏画面,关注读图能力
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大意。一般来说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环衬、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大量鲜活的与文字不可分割的图画是绘本独有的特点。绘本的图画是可以读的,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故事也就显得意味深长。如《我爸爸》一书,封面就是一个穿着睡袍,做着鬼脸的爸爸,让孩子一看就觉得爸爸风趣幽默。而睡袍上的格子图案不仅出现在爸爸身上,甚至还出现在环衬、扉页和土司上面。在作者安东尼的眼里,睡袍就代表了爸爸,爸爸的身影无所不在!此外,除了随处可见的爸爸的睡袍之外,还有墙上的挂历,爸爸的纽扣都画成了太阳,为什么安东尼画了那么多的太阳,这太阳意味着什么?(温暖)。原来图中藏着的太阳告诉我们,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阳,他的爱就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像这样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我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隐藏线索,使主题更加鲜明,情节更有趣味。如:被人奉为经典的《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悠然自得地去散步了。兜了好大一个圈子,它又悠然自得地回来了,但这只可爱的母鸡完全不知道,它身后已经闹翻天了……身后有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一直跟着它。故事文字里只是说萝丝穿过院子、绕过池塘……只是对萝丝散步的一种描述。至于那只跟在萝丝身后上蹿下跳的狐狸,却只字未提。这个绘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用文字讲的萝丝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用图画讲的狐狸追逐猎物的迭宕起伏的故事。那么狐狸的故事,就让孩子们孩子学会读图,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有个孩子是这样编的:
一天,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一只狐狸蹑手蹑脚地紧紧跟在她后面。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钉耙,狐狸一脚踩在钉耙上,钉耙一下子竖起来,“啪”的一声打在狐狸的脑门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绕过池塘,狐狸还是紧紧地跟在后面。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越过干草堆,狐狸仍然紧紧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鸡了,它向前一扑,却一下子钻进了干草堆里。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经过磨坊。面粉袋的绳子缠在了母鸡的脚上,当狐狸经过的时候,面粉袋的口“哗”的打开了,面粉洒在了狐狸的身上,压得狐狸动弹不得。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穿过篱笆。狐狸看见篱笆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车上,小推车顺着山坡轱辘轱辘往下滚。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钻过蜜蜂房。狐狸趴在小推车上,“轰”的一声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纷纷地向狐狸飞去,狐狸撒开四条腿飞快地逃走了。
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三)放飞想象,发展说写能力
1.放飞想象说一说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能从一本书中发掘丰富绚烂的世界完全有赖于读者的想象力,而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启蒙工具。”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同样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领学生在“倾听”“欣赏”中放飞想象,学会阅读。让孩子仔细观察绘本画面,依托已有的图文,插上想象的翅膀,给这些言简意浓处进行扩充和丰满。
如:《我爸爸》中有“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河马一样快乐。”我让孩子们试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爸爸,结果,孩子们说:
“我爸爸像山一样高大,是我们全家坚强的后盾。
我爸爸像橡树一样挺拔,时刻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爸爸像蜜蜂一样勤劳,为我们幸福生活忙碌操劳
我爸爸像电脑一样,知识渊博。
我爸爸像个大力士,他一只手就能把我举起来。”
教师利用图画的张力引导孩子开展丰富的想象,用鲜活的文字表述让画面立体、灵动起来,让孩子尽情在绘本世界中放飞童言童语。
2.体验仿编写一写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我家是动物园》,故事开头这样介绍“我叫祥泰,是个小男生。其实呢,我是只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然后用“这是……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教师还可以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孩子模仿着编写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使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李雯雯模仿《快乐小猪波波飞》,自己创作了《梧桐小猪》:“奶奶给小花猪讲故事,说世界上有只大鸟叫凤凰,见过凤凰的小猪,一辈子不生病,十分健
康。……”于是小猪开始在梧桐树下盼望凤凰的到来,小猪天天等待着,在等待
中它享受了夏天茂盛的梧桐树叶带给它的无尽快乐。直到秋天到来,梧桐叶落了,凤凰也没有飞来,但小猪在梧桐树下快乐地成长,所以奶奶把它叫做“梧桐小猪”。
罗钧文则受《小壁虎借尾巴》的启发,创编了《小花猪和小壁虎》,这是一个关于友谊和壁虎尾巴再生的常识故事。故事描述了小花猪想和小壁虎换尾巴,小壁虎不愿意而挣断了尾巴,最后小壁虎长出新尾巴,小花猪想和小壁虎又成为好伙伴。
(四)模仿借鉴,培养综合能力
绘本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那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更在于故事背后深厚的内涵。在每一个绘本故事里,都有许多值得模仿借鉴的东西。当学生喜欢上绘本之后,对绘本的喜爱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创作的念头,这样可以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培养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欣赏美及表现美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绘本,模仿借鉴,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读完了《我家是动物园》后,细腻的插图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进而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产生自创绘本的愿望。我请美术老师做指导,引导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创作,用五彩的颜色,大胆无忌的想象,通过笔尖,来绘就出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向往。下面是赵靖斯和廖志彬分别创作的《我家是动物园》。
李雯雯和罗钧文两个孩子也把自己创编的故事《梧桐小猪》和《小花猪和小壁虎》配上了图画,创作成了稚嫩的但也是精美的绘本。他们通过动手创作,感受图画和文字合奏的力量,感受表达与创造的快乐
又如,读完《彩虹色的花》之后,孩子们被乐于助人的彩虹色的花所感动,彩虹色的花很慷慨地把她的花瓣一片一片地给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刺猬……随着季节的变换,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被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地下。虽然她离开了现世,却给大家留下了一片温情。冬去春来,彩虹色的花又回来了,又见到太阳……这是一本对话丰富,角色分明的绘本,适合进行表演,尤其是绘本中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图画给孩子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会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于是我鼓励孩子们把故事表演出来,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天份。通过表演,孩子们懂得了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摘一朵美丽的花瓣送给别人。让绘本成为感动与快乐的源泉,让孩子在类似游戏的表演活动中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在笑声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将抽象的深刻的内涵内化为形象而真切地表演出来。
借助绘本,在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3.《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4.《给教师的建议》(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
5.《我的图画书论》(日本 松居直)
作者:黄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