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素材之“南京研学游”

(2019-04-15 10:27:52)
标签:

教育

收藏

文化

分类: 作文素材
心灵之旅——赴古都南京研学游有感

 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凉风,我初中的第二次研学旅行即将开始。随着天边的太阳展露头角,第一缕阳光带着温暖降临大地,我们出发了。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南京。虽然路上耽误了许多时间,但丝毫没有浇灭我们的激动之情。一到中山陵,下了车,我们就忘记了沿途所有的不愉快和疲惫。每个人都整装待发,保持着最好的状态,向我们的第一个景点:中山陵,出发!
经过导游介绍,我们知道了:中山陵三面环山,建在山的最高处,且层层递进,错落有致,景色宜人。那位令人尊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就长眠于此。墓道两旁是高大的雪松,这是先生最喜欢的树,也象征着伟人的品格:高洁傲岸,正直坚毅。
我们穿过墓道和人群,走过了两段台阶,也许是心理作用吧,觉得每一步都踩的分外踏实。今天的天很蓝,是晴朗的天气。云是丝丝缕缕的,让人感觉看的不真实。此时配合着海蓝色的天,恍惚之下有一种波涛汹涌的感觉,仿佛是一幅定格了海浪瞬间的照片。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最后一层阶梯。我抬头看着顶端的建筑物,终点近的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我拾级而上,看到了班级的同学们,他们有的比赛谁先到达,有的冲了一半没了力气,有的和同伴慢慢地走着,各不相同。最终我们都登上了终点,俯瞰眼下,长长的台阶,正在上或下的游客们,雄伟的大门,层峦叠嶂的山林绵延到视野之外,在天的尽头消失不见。
好一幅令人澎湃的美景!
离开了中山陵,我回想。那条长长的台阶,不正是人生路一般的存在吗?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起点,都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尽管每个人前进的方式不同,但最终都会到达终点,取得一个结果。
之后,我们又去了栖霞山。导游说:“春留守,秋栖霞。”一点都不错,漫山的树,漫山的色彩。红、黄、绿、橙……交织成一首秋天的交响曲。如此如梦似幻的地方,想必一定是摄影师们的聚集之地,也让我们流连忘返。
第一天的旅游结束了,我们回到宾馆休息,很多人依然处于兴奋状态,讨论着一天的见闻感受。夜深了,大家也都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我们在清晨时去了南京的天文台。沿着环绕山林的公路行了许久,才到了山顶。这儿也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也是一个凝聚了古代人智慧结晶的地方。也许他们表述的不那么显而易见,但在细微处还是能找到现代科学知识的影子。我们不禁为这些发现而自豪。
之后还去了总统府,里面的设施和布置让人身临其境。作为百年名校的南京大学自然不用说,校园里一棵棵的树告诉了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雨花台也是,在烈士纪念碑下,我们会想到那些铮铮铁骨。如今,这里停留着一只只白鸽,他们告诉人们:黑暗已经退去,和平正庇佑着这个时代!
结束两天略显匆忙的旅程,我们都累了,一边回忆着旅行中的种种,一边想念着家的味道。南京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觉得,他没在日落黄昏的那一瞬间,无论是从树叶间洒落下的霞光,还是长江大桥上壮阔的光景,都令人难忘。南京,我期待与你再会!


一座城,系不尽英魂——赴南京研学游有感

南京,是中国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驰名中华的十朝都会。但是在这里,也曾发生过惨无人道的屠杀,有过不见天日的岁月。这座城,就是中华民族盛衰荣辱的见证者。
 华夏子孙,无一不知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史,那段被外夷侵略的屈辱史。但南京的血泪史,远不止如此。
雨花台,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以至于让很多人对它背后的血腥一无所知。殊不知正是在这么一个拥有梦幻般名字的地方,数十万革命烈士和平民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并非是被外夷所害,而是倒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被国民党残忍地屠杀。
走进雨花台纪念馆,一股沉重的气息压制在我们心头,墙上一位位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看着我们,表情庄重而坚定,眼中流露出不屈与顽强。此刻,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我们——他们的后代身上,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走过一个展示台,我被一个泥塑震撼了。那是一只手,一只文弱书生的手,它用自己并不大的力气,把我的心牵了过去。细细观察,这只手不免有些纤细,但却显得十分有力,但是,这并非这只手的力,而是这位书生的精神力。那书生似乎想抓住什么,是亲人的衣角,是同志的援手,是革命的火种……还没等他做什么,就被无情地屠杀了。一只手断了,而那颗为国为民的心却不曾消逝。
雨花台之上,革命英雄纪念碑屹立在我们面前,岿然不动,无畏的义士挣脱束缚,高举革命的火炬。瞻仰这丰碑,一股热血在心中沸腾。雨花台之下,或许就是他们的英灵,我们已无缘一睹他们的英容,庄严地向他们敬礼,却能够感受到他们不屈的气概。心中,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革命的岁月已然过去,但英烈们的精神犹在。
在南京这座城中那数不清的革命英魂,道不尽的英雄故事,都给我们同一个启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兴盛而奋斗!


南京行


 

在细雨和清风的伴奏下,南京,这座沉淀了历史和沧桑的古城为我们敞开了大门。

陵前浩气长存。

392级台阶,每迈一阶都似乎更近了中山先生一步。四面是绿色的臂膀,好似一个拥抱,献给最敬爱的国父——中山先生。

从“博爱”到“民族”“民权”“民生”,斑驳的牌坊上篆刻着最伟大的思想。陵室前虽不见尊容,但仅凭那做雕像的无声陈述与陵前“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中山先生的伟岸仿佛浮现于眼前……

立于中山陵,眼底尽收半个南京,想着当年,民国时的灯火通明,又不禁肃然起敬,向中山先生深鞠一躬。

随后,我们告别了国父,去了活的历书——博物馆。

博物馆之大,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得挑选了几个最为感兴趣的展馆。即便如此我也受益匪浅。

首先落脚在历史馆,由恐龙一直到现代人,看着文明一步步进化,又不禁对生命而感到敬畏。

随后是我最难忘的——民国馆,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处处是二层小洋楼,店面的招牌都着闪耀的灯光点缀,“同仁堂””火车站”这何尝不是一个二十世纪的民国!我敬佩这个设计师,因为民国的美好向往。

离开令人感慨万千的博物馆之后,则是大学体验——南大。

大学的校园生活总令我神往,悠悠的小路上,骑上单车,在校园中自由自在。南大的风光是不错的,图书馆的文雅,体育场上的激昂,就算是草地上的一个小亭子,也有着别样的吸引力。要说大家都称赞的,那就是伙食了,民以食为天嘛!

饭后,我们又在校园中漫步,感受学习之趣。

最后一站,大屠杀纪念馆。

雕像仿佛都有了生命,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

遇难者的照片挂满了墙体。

外国友人最真挚的帮助。

万人坑里……

………

我无法进行描写了,因为进馆的一瞬间眼眶就已湿润了,朦胧了,一颗热烈的心也无法平复了,只应那句“勿忘国耻”。

南京,南京。




南京研学之旅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为时一天的南京研学之旅。

 ”嘟嘟“的喇叭声提醒我们研学之旅启程了。

同学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欢歌雀跃着……

我们最先参观的是著名的中山陵。中山陵巅峰有一座孙中山老先生的铜像。当你爬完392个阶梯上了顶峰,站在铜像前向下俯视,进入眼帘的便是大半个南京城的美丽景色。

但最让我震惊,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不是中山陵俯视南京城美丽景色,也不是南京城古人们留下的那一件件艺术品,更不是那高楼耸立的南京大学。而是被称之为世界世界十大黑历史之一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进纪念馆,我们看见一位母亲抱着死去孩子尸体的铜像,那是一位被杀的母亲抱着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的惨不忍睹。不远处,一块大石头上记在着当时死亡人数30多万人,相当我们现在整个宁国的人口,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据工作人员介绍还有一些外国友人,他们是白衣天使,由于人员不够,而且条件艰苦,他们一天要做300多场手术,体力透支,终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

突然间,感觉天旋地转。

 

不忘国耻, 祖国强大复兴的担子交给我们,我们定让祖国繁荣昌盛!

【建议结尾改为:但前行的步伐却迈得更坚定了!结尾贵在自然有力,力求能深化主旨又余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