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南京研学游”
(2019-04-15 10:27:52)
标签:
教育收藏文化 |
分类: 作文素材 |
南京行
在细雨和清风的伴奏下,南京,这座沉淀了历史和沧桑的古城为我们敞开了大门。
陵前浩气长存。
392级台阶,每迈一阶都似乎更近了中山先生一步。四面是绿色的臂膀,好似一个拥抱,献给最敬爱的国父——中山先生。
从“博爱”到“民族”“民权”“民生”,斑驳的牌坊上篆刻着最伟大的思想。陵室前虽不见尊容,但仅凭那做雕像的无声陈述与陵前“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中山先生的伟岸仿佛浮现于眼前……
立于中山陵,眼底尽收半个南京,想着当年,民国时的灯火通明,又不禁肃然起敬,向中山先生深鞠一躬。
随后,我们告别了国父,去了活的历书——博物馆。
博物馆之大,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得挑选了几个最为感兴趣的展馆。即便如此我也受益匪浅。
首先落脚在历史馆,由恐龙一直到现代人,看着文明一步步进化,又不禁对生命而感到敬畏。
随后是我最难忘的——民国馆,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处处是二层小洋楼,店面的招牌都着闪耀的灯光点缀,“同仁堂””火车站”这何尝不是一个二十世纪的民国!我敬佩这个设计师,因为民国的美好向往。
离开令人感慨万千的博物馆之后,则是大学体验——南大。
大学的校园生活总令我神往,悠悠的小路上,骑上单车,在校园中自由自在。南大的风光是不错的,图书馆的文雅,体育场上的激昂,就算是草地上的一个小亭子,也有着别样的吸引力。要说大家都称赞的,那就是伙食了,民以食为天嘛!
饭后,我们又在校园中漫步,感受学习之趣。
最后一站,大屠杀纪念馆。
雕像仿佛都有了生命,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
遇难者的照片挂满了墙体。
外国友人最真挚的帮助。
万人坑里……
………
我无法进行描写了,因为进馆的一瞬间眼眶就已湿润了,朦胧了,一颗热烈的心也无法平复了,只应那句“勿忘国耻”。
南京,南京。
南京研学之旅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为时一天的南京研学之旅。
同学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欢歌雀跃着……
我们最先参观的是著名的中山陵。中山陵巅峰有一座孙中山老先生的铜像。当你爬完392个阶梯上了顶峰,站在铜像前向下俯视,进入眼帘的便是大半个南京城的美丽景色。
但最让我震惊,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不是中山陵俯视南京城美丽景色,也不是南京城古人们留下的那一件件艺术品,更不是那高楼耸立的南京大学。而是被称之为世界世界十大黑历史之一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进纪念馆,我们看见一位母亲抱着死去孩子尸体的铜像,那是一位被杀的母亲抱着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的惨不忍睹。不远处,一块大石头上记在着当时死亡人数30多万人,相当我们现在整个宁国的人口,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据工作人员介绍还有一些外国友人,他们是白衣天使,由于人员不够,而且条件艰苦,他们一天要做300多场手术,体力透支,终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
突然间,感觉天旋地转。
不忘国耻, 祖国强大复兴的担子交给我们,我们定让祖国繁荣昌盛!
【建议结尾改为:但前行的步伐却迈得更坚定了!结尾贵在自然有力,力求能深化主旨又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