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单位》教学设计
(2019-01-09 07:51:36)分类: 课堂研讨活动 |
计量单位
——《思维导图在小学课堂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研讨课
元和小学 张婷婷
教学内容:
一~三年级学习的计量单位(货币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计量单位,学生能进一步掌握计量单位,说出计量单位的名称;明确相关计量单位的进率,如1元=10角等。
2.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能合理地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计量。
3.学生能初步学会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来梳理学过的知识,记忆、巩固。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画简单的思维导图整理知识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画简单的思维导图整理知识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不一样”的数学课,有没有兴趣?
一、复习
师:看,我们今天的课题是什么?谁来说说,什么是计量单位?(板书:计量单位。)
指名学生回答。
师: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数学中学习了哪些计量单位?
指名学生说一说。
出示课件,明确:
货币单位有元、角、分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重量单位有吨、千克、课
问:你能任意选择两个相邻的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讨论
师:原来,三年间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计量单位,那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有条理的、更好的记住这些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呢?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指名交流。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条理,而且很形象地展示出来,方便我们记忆呢?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它就是思维导图。
三、认识思维导图
师:让我们先跟着伊娃老师去认识一下什么是思维导图。
播放视频。
师:神奇吗?
老师课前收集了几个作品,我们来看一下。
1.主题是冬天,冬天我们可以想到植物、北风、下学、天冷,然后再继续展开。
2.语文中有一篇课文叫灯塔,这位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了。
3.这是数学中整理了直线与面的知识,他化成了一课树的形状。
4.这个小朋友很有创意,把课程表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问:看了这么多,你对思维导图有什么感觉啊?让你想到了什么?
(形象、有条理)
四、画思维导图
师:那大家想不想来画一画呢?接下来,我们就用思维导入的形式把我们学习的计量单位整理出来。
请大家拿出白纸和5支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步骤一:主题是计量单位,写在中间上“计量单位”,可以画一个圈。
步骤二:画第一个分支货币单位,就像一个大树,树枝应该是从粗到细,我们在画思维导图时也要这样。
看到货币单位,我们就联想到一共有3个,我们就要画出三个分支。(示范画)
分别在上面写好元、角、分。
为了更形象,我们可以在货币单位上面画一张人民币来表示。
步骤三: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如果对这个知识你还有什么认识,可以继续延伸下去。
师:货币单位整理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整理一个最多的,长度单位。
师生共同完成。
各自完成时间单位和重量单位。
展示学生的作品。
问:你觉得学会了思维导图,有什么作用,或者是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指名学生回答。
五、练习
师:现在,同学们对计量单位的知识有没有进一步的掌握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快速的完成一些习题。
提示:看到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先想,括号里填写哪类计量单位?可以借助一下你画的图。
六、总结
师:课上到这里,基本上结束了。那谁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画思维导图,整理学过的图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