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2019-03-03 17:22:17)
分类: 教学资源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宝坻九中   张艳

课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 第一课时

提供者:张艳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第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诗人通过追忆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挚怀念与赞美。

  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诵读中品鉴诗歌,品味排比、反复的表现手法在抒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把握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及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的感恩及悲悯的情怀,并对那些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平凡人们常怀感恩之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离现实较远。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已经习惯接受“恩赐”,他们在情感态度方面多以己为中心,他们对母爱熟视无睹,作为老师的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养成感恩的美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讲读法。通过学生的朗读与教师讲读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3)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品鉴诗歌的内容,深入理解作者对大堰河爱和敬的原因。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体会排比和反复的写法在表达中的作用。体悟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悲悯。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在我国上个世纪初期,一位平凡的保姆,托起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这们诗人在一首诗的结尾深情地说:“我是吃了你的奶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敬与爱,走进这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集中精神

调整状态

把握基调

爱与敬

导入新课

【初读感知】

1.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

2. 从诗中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

对大堰河敬与爱的部分,并结合内容和手法说说你选择的原因?

明确:运用排比层层递进展现了种种画面,增强抒情的气势,首尾的回环往复,增强抒情的效果。

在朗读中需体现诗歌的内在旋律,增强语气。

 

 

带着问题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朗读展示

分析诗歌的内容及手法

整体感知

 

感受鉴赏

【合作探究】

“大堰河以养育了我而养育她的家”,我和她事实上是雇主和佣人的关系,为什么作者抛开自己是地主儿子的身份,而认定自己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要求:小组讨论并推举代表发言

 

知人论世

合作探究

回答问题

朗读展示

理解形象意义

 

【总结提升】

大堰河在本诗中的形象意义还不仅在此,作者写此诗也不仅仅要歌颂一个大堰河,正是像大堰河一样的人类社会的保姆,用她们勤奋的双手创造了人类世界,用宽厚、善良给人以温暖。

【课后作业】

1.本诗细节丰富,真挚动人。试根据诗中的细节,改写为一篇“大堰河悼词”或“大堰河记事”。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最后两节

 

 

 

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

 

整合诗歌内容

挖掘深层含义

 

整合诗歌内容,效仿表现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

评价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应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究竟以什么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课堂上看到的是“完整人”的综合行动,我们把这些行动统称为“学生表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应当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中。

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教师对全班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3) 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

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4)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三、课堂评价语言

课堂评价语言广泛地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起着重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积极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长期以来,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普遍存在着“单一、不准确、低效”的问题。如何高效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真正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选用评价语言要准确。

2)使用评价语言要多样。

3)采用评价语言要有效。

 

八、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大堰河形象              修辞手法

 

       身世悲苦低微                反复

      勤劳、善良、无私           反复、排比、对比

        命运悲惨               反复、排比

        灵魂高尚               呼告、排比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一、鉴于同学们这是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研究学习的地程中,方法的指导多些,这样的方法指导,在同学们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流程后,可以删去,这样,可留再多一引起的时间给同学们讨论、思考。

二、在声情并茂的朗读、新颖别致的教法、深刻透彻的分析,还有那亲切的话语、巧妙的引导、广博的知识方面做得不够。

三、本文的教学过于感情化,有些东西在课堂上没有讲。比如写作特色的分析我就没有进行归纳。为了考试,我准备下节课还是补充一下吧!

四、不足之处,学生对语言的品析不足。在分析中应该加入对词语、修辞的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