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二次教研活动记录
(2020-12-08 11:50:19)分类: 语文组集体备课 |
校本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
第 |
活动地点 |
一楼书法教室 |
主持人 |
杨辉 |
|
|||||
执教时间 |
执教班级 |
学年各班 |
记录人 |
潘彬悦 |
|
||||||
研讨主题 |
二年级上册单元整合教学探究 |
|
|||||||||
教
研
|
执 教 者 说 课 |
杨老师: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是语文课程的定义,它告诉我们,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借助课文,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规范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语文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落实的途径是教表达形式。语言素养是指: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语感能力等。语言学习的方法、习惯、思维能力。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要让学生获得言语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在一段时间内,教与练的内容应该相对固定。如果今天教东,明天练西,三天两头地变化,学生的学习效益不会好。如何解决我面临的困难?我就想到了单元整合教学。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实现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如果将一个单元内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点提炼出来,整合一个单元数篇课文或补充课外选文,围绕单元目标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与练习,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优于一篇一篇零散地教。 单元整合教学(亦有同行将其称为单元整体或者单元整组等)并不是新事物,国内很多同行都做过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学习了同行的经验,结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我尝试着对自己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做了如下界定: 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建立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系统,以单元为结构形式,整合教材、课外选文等教学资源,利用精读、略读、练习、综合、作文等课型,有效达成单元目标,且可测评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 |
|
||||||||
活 动 过 程 与 内 容 记 录 |
|
内容 |
|
||||||||
言
人 |
罗倩:识字、写字教学
谢巧美: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指导朗读和默读,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另外还要精读词句,积累语言,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2.选读课文的教学 于彤静: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复述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
|
|||||||||
与 主要 收获 |
主持人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