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习作支架,用好统编教材
(2020-12-06 23:23:20)分类: 语文教研活动 |
——知临寄宿学校暑期集训语文组业务学习
2020年8月28日下午,知临寄宿学校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在新校区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展示活动是暑期集训活动分学科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次学习的主题是“习作支架在统编教材中的运用情况”,全体语文老师一起观看了何捷老师关于“统编教材习作编排体例”的讲座。
何捷老师从“样本选取与分类”“习作支架分析”“习作教学中支架的运用”三根方面条分缕析地阐释了统编教材中的习作支架编排体例。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共62个单元,单元习作共计58次。何老师对单元习作进行分类,以便发现类的特点,触类旁通。怎么分类呢?“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据此,何老师将58次单元习作分为纪实文、想象文和应用文三大类。按照这种分类法,58篇单元习作中计有纪实文40篇,想象文11篇,应用文7篇。纪实文40篇,占比约69%,体现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用习作记录自身真实生活和真实想法的编写理念。
这40篇纪实文又有哪些类别呢?何老师从写人、写事、写景、写物、议论五个角度对纪实文继续分类。小学阶段没有写议论文的要求,但有要求学生发表看法、想法等并说清理由的习作。40篇纪实文中,8篇写人,15篇写事,6篇写景,7篇写物,4篇议论。
接着,何老师以写人习作的支架安排进行了详尽的诠释。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决定着每个单元核心的教学目标,其中,单元习作要素就是每次单元习作最重要的教学目标。8次“纪实文—写人”,根据单元习作要素,主要为学生提供了四种类型的习作支架:范例支架、图表支架、问题支架和建议支架。范例支架是指符合习作目标要求、适合学生习作需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习作示例,常用于课堂教学之初或任务布置阶段。图表支架通常用图式或表格等直观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它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拓宽学生思路。问题支架通常以递进式或选择性问题的形式呈现,它可以帮助学生分解习作要点或难点,引导学生的思维进程,帮助学生逐步完成习作。建议支架通常对学生习作过程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引领。它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为学生习作提供较为直接的方法支持。“纪实文—写人”一般有2个或3个支架,少则1个,多则5个,这些支架紧扣单元习作要素,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纪实文—写人”编排呈现出大致序列,并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支架。纪实文中的写事、写景、写物和议论等习作,以及想象文、应用文等习作,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特点。
习作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支架呢?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除了下册中与综合性学习结合的一个单元外,每册的每个单元都有一次单元习作,而且每册都有一次单元习作在特殊单元——习作单元。何老师以四上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为例,对单元习作支架式教学模型做进一步解释。(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2)借助范例支架说,借助范例支架评。(3)借助问题支架说,借助问题支架评。(4)借助图表支架说,借助图表支架评。(5)借助图表支架写,单元习作完成。
通过学习,老师们更全面地掌握了习作教学编排的序列,了解了习作教学中的支架,明白了支架式教学重在适时借助教材提供的各种支架,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支架,习作单元支架式教学重在立足单元。这对于老师们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