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山寺观览记

(2025-09-02 18:37:26)
标签:

文化

旅游

灵山寺观览记灵山寺观览记(散文)

杨景贤

到河南信阳旅游,灵山寺是必须的打卡地。灵山寺位于罗山县历史悠久,人文丰富。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走过了1500余年的沧桑岁月。唐明两朝被封为“国庙”,为佛教传入中国所建最早寺院之一。灵山地处豫鄂两省之间,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鸟类保护区于一体。山势巍峨,林木深深,寺宇掩藏,风光旖旎

在初夏季节,我们一行来到了灵山寺。灵山寺的院门宏伟壮阔,金瓦彩绘,飞檐翘角,色彩斑斓。桔红色的墙壁,栯圆型的三个大门,有高高的阶拱托着,气势不凡。正中大门书有“灵山”两个大字,右边是“无物”,左边是“会心”,字写的还有些功力。“无物”“会心”都是禅语,不解其意。

走进院门,远方青山滴翠,郁郁葱葱。近处碧水悠悠,水平如镜。这片水称之为“香水海”,其中包括三个大小等同的放生池,分别为“福海、祿海、寿海”。池中放有观赏魚,魚儿在池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池中分布有666步莲花墩,寓意“佛海无边,佛法可渡”。莲花墩都是圆型的,错落有致。不少人在莲花墩上跳跃行走。莲花墩上行走有很好的寓意,踏莲之人,一尘不染,行事有余,从此顺利吉祥,一顺到底,结缘福、禄、寿,一生乐无忧。这么好的寓意啊!一下有点太遗憾了。在香水湾两侧的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踽踽而行,前来拜谒灵山寺的人真不少呢?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马路两边,由花岗岩雕塑了一些罗汉,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有过江罗汉、笑狮罗汉、探手罗汉、挖耳罗汉、芭罗汉、伏虎罗汉等等。其中伏虎罗汊坐在老虎背上,右手扬臂,手执钢圈,面容威严,威风凛凛。走过“香水海”迎面是灵山的地标建筑,一个雕塑的佛手,持一个刻着大大“缘”字的宝瓶被一根有莲花状底座的柱子高高挚入空中,名曰“八宝天缘”。这一雕塑寓意圣水流下,造福人间,游客在其下接水净手,求好运。宝瓶表示福智圆满,喻为成功和名利。我也到宝瓶下用双手接了圣水,抹了抹脸,期待名利双收,好事临门。

行至一甬道,上面挂滿了五彩缤纷的花伞,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乱花迷人眼。上灵山寺,需要坐景区的电瓶车,这天是星期天,前来观览的游客很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等车的游客排成了长长的队伍,而且显得很拥挤。时至中,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照在身上热辣辣的。汗水顿时湿透了衣衫,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真没想到游灵山寺的人有这么多?气候这么炎热?

乘车来到灵山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灰瓦灰墙的大门,显得古朴凝重,两旁绿树掩映。大门两侧有隶书金字,上书“佛光普照,法轮常转。”字体硕大,颇有气势。大门的正中刻有“灵山寺”三个大字。大门两侧各雕一石狮,爪压绣球,双眸圆睁,威风八面。不远处有一石亭,由六根石柱支撑,有一柱联刻有“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亭内立有石碑,上刻“圣寿禅”三个金色大字。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走进大门,恢宏壮观的”天王殿"映入眼帘,天王殿坐落在高高的石阶之上,金瓦红墙,飞檐角,右边是茂密的翠竹,左边是高高的柏树,枝繁叶茂,直插云天。正中有一五层铁塔。大殿两边石台上分别建有钟鼓楼。大殿前烟雾缭绕,袅袅升腾。三个大铁香炉里火势汹汹,前来烧纸烧香的人太多了,你来我往,络绎不绝。三个大香炉烟火升腾,烟雾在大殿前弥漫,走到近前,一股热浪顿时面而来,赶快后退。我去过众多的寺院,像这样烧香烧纸的热火场面,是我平生第一次见真是太惊艳了。走近“天王殿”,正中大门上方有一黑色金边大匾额,上写“天王殿”三个金色的大字,书法笔力遒劲,很有功底。大门两侧有一对联,上书“弥勒在此开人间净土,闻法成佛度天下众生。”殿内四大天王塑的威武雄壮,气势逼人。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走过天王殿,来到了寺院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亦是金瓦铺就,飞阁流丹,气势雄浑。殿门正中上方有一黑色金边匾额,上书“大雄宝殿”四个大字,书法浑厚有力,非常唯美。这是书法大家、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国内寺院的“大雄宝殿”都是赵朴初先生所题。大门两侧的楹联是”佛心国心民心爱心心心相印,佛书法道法守法法俱佳。”在大殿的右下方,有一龟驮石碑,上刻“潜龙井”三个金色大字,书法潇洒飘逸,近前有一口圆口的井,周边围滿了游客,大家都在观井和汲水,井水清澈,凉气袭人。我喝了一口汲上来的井水,清凉甘甜,水质很好。潜龙井”深5米,下看银光闪,波光滟。因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八年曾口衔修竹藏于此井,躲过了官兵的搜捕,后人称之为“圣井”或“潜龙井”。

大雄宝殿内庄严肃穆,塑像生动传神,神态庄重喜庆,很有亲和力。人们在这里祭拜,求佛祖保佑,人生顺意前途光明大雄宝殿背后是“韦驮殿”。沿着高高的台阶上去就是“藏经楼”,大门正上方有一黑色的匾额,上书“藏经楼”三个金色的大字。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前往观看。

离开灵山寺,沿着的山路行走,路旁有水溪,可能是处在枯水期,溪水处于静止状态,难以潺潺流淌行至一巨型雕塑佛手前,有人在这里上香,香烟袅袅,随风缭绕。青山环绕一湖泊,水质清澈,波光粼粼,涟漪层层。山光水色,分外养。湖中有一浮桥,桥上有三个亭子,供游客小憩用。这个湖称之“元璋湖”,浮桥称之为福渡桥,桥上的亭子为重檐八角结构,上书”重八亭”三个大字。取明太祖朱元璋俗家小名重八之意。福渡桥寓意福渡渡人,渡而得福,捷足先登,成就大事。今天行走了福渡桥,渡而得福,可谓不虚此行了。离开元璋湖,需要爬行一个很陡峭的坡,石阶铺路,坡度少说有九十度,爬这个坡还是费了一些劲儿。上了陡圾,朱元璋的塑像便呈现在眼前,在一个高高的石台上,塑有朱无璋的塑像。塑像下方有很多锦旗和密匝匝的祈愿条。朱元璋的塑像衣袂飘飘,似有动感。他挺胸昂首,目视前方,威风凛凛,彰里出帝王之气。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寺观览记

灵山塑朱元璋像,建朱元璋湖,是有缘由的。公元1348年夏,天气异常炎热,朱元璋来到灵山寺,行至距寺院不远的狮象口,因饥饿、炎热交加,昏倒路旁,危在旦夕。灵山寺小和尚陈大用下山买米路过时救了他一命。公元1351年秋。元兵包围了灵山寺,前来捉拿朱元璋。危难之际又是陈大用打通竹竿,让朱元璋口含竹管跳进院内深井,幸免劫难。洪武三年,已是大明皇帝的朱元璋次上灵山,封当时的住持陈大用为“金碧峰禅师”,并御笔为灵山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寺院顿时声名鹊起。朱元璋是感恩灵山的,如果不是陈大用两次危难时救他,恐怕早已命丧九泉,还当什么皇帝?

这次上灵山,只是游览了灵山寺景区,而且还未看全。灵山还有五个景区,分别是逍遥洞景区、金顶景区、龙凤祥林景区、龙牙寺景区、九里落雁湖景区。山中共有大小瀑布36条,大小山洞72个,有名的奇石怪壁108处。可谓处处是景,目不暇接。灵山集“泰山之雄、庐山之幽、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于一体,底蕴丰厚。山中奇石陡崖,茂林修竹,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是一处特色独具,保存完好的生态旅游区。待有机会,重登灵山,饱览山川秀色。』(杨景贤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