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西湖记


杨景贤
我先后三次到西湖游览,每次感受各不相同。第一次游西湖是上世纪1982年冬季,我在湖南株洲开完航空工业部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后,结伴来到了西湖。冬天的西湖,显得萧条寂寥,芳草枯黄,树叶凋落,游客稀疏,少了生机。感受不到西湖的美丽。冬天的西湖如果没有雪景衬托,会逊色很多。我们一行在西湖周边转了转就离开了。我暗自纳闷,都说西湖非常美?我怎么没感觉到呢?西湖在我心中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1988年,全国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杭州举行,我作为山东男排领队,带队前往杭州参加比赛。这次来杭州的时间是四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赛区离西湖很近,翻过一座小山就到了,闲暇之时,我来到了西湖,此时的西湖让我惊艳了,湖边垂柳依依,草长莺飞,鲜花盛开,五彩缤纷,春意盎然。再看西湖,碧波荡漾,涟漪层层,水光潋滟,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春天的西湖与冬天的西湖差距咋这么大呢?我在心里问自己。
我在湖边漫步,清风拂柳,柳丝拂面,远山如黛,好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真是看不够,爱不够。晚间,东方青年杂志社的张建明主任请我吃饭,酒店就坐落在西湖湖畔,我俩吃西餐喝咖啡,观赏西湖夜景,真是惬意的很!西湖的夜晚,灯火阑珊,万籁寂静,灯火照耀在湖面上,犹如彩缎在游动,五彩斑斓,美不胜收。望远处观望,山色如黛,月光明亮,给湖面洒上一层银灰色,整个湖面像铺上了一片硕大的银箔,光晕闪亮。此时方感到西湖真是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无穷的魅力。



时光进入2024年6月,我再度来到西湖,这是我首次夏季游西湖,从车上下来,一个美丽的宝塔映入眼帘,这就是遐迩闻名的雷峰塔,雷峰塔坐落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顶上,为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山上草木葳蕤,郁郁葱葱。雷峰塔的造型很美观,塔身是蓝灰色,显得古朴典雅,顶尖是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烁,熠熠生辉。我第一次知道雷峰塔是读了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倒掉》的杂文后,后来观看京剧《白蛇传》,又知道白娘子让金山寺主持法海压在雷峰塔下。
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的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后遭遇火灾,只留下了砖体塔身。由于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一些愚昧的人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使塔体遭到破坏。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轰然倒下。重建的雷峰塔于2002年10月落成。旧塔座部分成为遗址的展示厅,并有许多的文献资料供人参观。山下立一深灰色的石碑,上刻“雷峰塔景区”五个隶书大字。这里是雷峰塔景区,想看雷峰塔,可从这里进入。我们一行没有观览雷峰塔的行程,拍了一些照片,就匆匆离开了。



这次我们坐游船游览西湖风光,大家登上了游船,游船悠悠的向湖中行进,但见碧水荡漾,烟波浩渺,群山环绕,苍翠欲滴。造型各异的游船在湖中缓缓行进。其中有一艘龙船尤为引人瞩目,整艘船只由一金黄色巨龙雕刻,宛如一金色巨龙在湖中爬行。船上有两个二层阁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梁,顶部涂的亦是金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烁,光芒四射,这是一艘豪华游船,为美丽的西湖增添了一个新的景观。
看到了远山上的雷峰塔,在一片苍翠的环绕中,巍然屹立。我又看到了保俶塔,保俶塔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山顶,自元、明、清以来,保俶塔六次毁坏六次重建。现存的砖塔,为六面七级,民国时期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的,后来换了朽坏的塔刹构件,是西湖宝石流霞景观所在,与雷峰塔隔西湖相对,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双塔”之说。保俶塔亭亭玉立,亦有苍翠环绕,比雷峰塔“精干”了许多,如果说雷峰塔像一个健壮的大汉,保俶塔就像一个苗条的少女。双塔相互辉映,成为西湖的重要景观。



坐船游湖,视野开阔,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池馆水榭,与美丽的西湖有机融合,提升了西湖的魅力,使两湖之美更加养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诗词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的如此美好。现在领会苏轼的诗词,就更能悟到其中的神韵了。
游船在湖中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苏堤。来游苏堤的游客真不少呢!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人们都在欣赏苏堤周边美丽的风光。苏堤旧称苏公堤,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所修建。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苏轼的后任林希任杭州知府时,取名此堤为苏公堤,并建苏轼祠以祀之。十年后,与苏轼政见不同的吕惠卿任杭州知府时,居然下令毁掉苏堤上的苏轼祠。小人作为不得人心。南宋时,苏堤恢复元气,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一。1950年,有关部门加高加宽堤身,并修筑沿湖游步道,设置座椅,供游客休息。苏堤遂之成为西湖最重要的景观之一。



苏堤两边树木参天,遮天蔽日,在堤上行走,凉爽宜人,暑气不侵。堤边有些大树,长势葳蕤,枝繁叶茂。有的大树需要几个人才能楼过来,树干斑斑驳驳,写滿沧桑,一看就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一些垂柳在湖边迎风摇曳,纤细的柳枝在与湖水“亲吻”。湖中有大片的荷花,叶似团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虽然荷花稍未绽放,亦是一景。湖边大片大片的黄花美丽绽放,不认识这是什么花儿?它给西湖增添了色彩。远处蓝天白云,山峦起伏,天湛蓝,云若棉,花如锦,水若碧玉,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令人陶醉。
花港观鱼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的西南角,苏堤南段西侧,是一个以花、港、鱼为特色的景点。该景点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其中,红鱼池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供游人投食和观赏。花港观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不仅展示了西湖的水域风光,也体现了江南的园林艺术和文化底蕴。这里还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如清代诗人袁枚在此遇见了他的恋人而得名的“遇水亭”,以及明代诗人杨基在此写下了一首名叫《玉楼春》的诗歌而得名的“玉楼春亭”。在这里有一古色古香的亭子,亭内竖一大石碑,上刻“花港观鱼”四个大字。周边是池塘,我在池塘边漫步,只见碧水,不见魚儿,时值正午,天气炎热,难道急儿都潜入水底不成?花港观魚不见魚,多少有点失落。记得2007年我来到这里时,魚儿太多了,一堆堆,一群群,一队队,都是色彩缤纷的鱼儿,它们在水中蹦跳,在水中撒欢,在水中嘻戏,非常好玩,是一道美丽的景观。此行未能看到当年旧景,感到有些遗憾。回忆过去,可减去失落的纠结。



我站在一棵大树前,往湖中瞭望,忽然看到一只松鼠在树上爬来爬去,动作敏捷,疾若闪电。这是一只很漂亮的松鼠,色泽明亮,体态轻盈,一双小眼露出狡黠的目光。它在蹦跶了一阵子后,突然在树干上停住了,它好像并不怕人,停在那里纹丝不动,用一双小眼观察着人们。此时树边围了很多游客,人们纷纷用相机和手机拍照,小松鼠好像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它并未逃遁,依然纹丝不动地爬在那里,好像在配合给它摄影的人们,真是可爱极了!万物皆有灵,这只松鼠长年在西湖生存,见多识广,所以能与人和谐共生。
沿着苏堤漫步,一路观景,一路行,轻松惬意,赏心悦目,不知不觉走到苏堤的尽头,在这里立有一块长长的白色大理石石碑,右边是书法大家沙孟海题写的“苏堤”两个金色大字,书法典雅大气,功力深厚。左边是中英文对苏堤的介绍。在不远处我又看到了熟悉的雕像,就是大文豪苏轼的雕像,苏轼雕像留有胳腮胡子,岸伟挺抜,好像仰头目视前方,一种洒脱自如的神态。背后有高大的树木相掩映,整个画面生动传神。2007年我来西湖时,曾与“苏轼”合影,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在我出版的书中用作了插页。这次我又与“苏轼”合了影,再留个纪念吧!
西湖美景看不完,赏不尽,让人留恋往返,舍不得离开。时间关系,只能与西湖告别了!这次游西湖是我游览时间最长的一次,内心最愉悦的一次,收获最大的一次,对西湖的印象比前几次更深刻,更美好,更难忘。再见了美丽的西湖!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杨景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