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记行


威尼斯记行
杨景贤
威尼斯这个名字,我是在《参考消息》上第一次看到的,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那时,我就对这座世界名城十分向往,渴望有机会能到那里一游。其实,那时有这个想法很不现实,那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想出国是十分渺茫的一件事情,几乎是天方夜谭。
2015年夏季,我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但岁月己过去了40多个春秋。去意大利旅游,威尼斯是必看的旅游重点城市,我们一行从德国踏向意大利的土地,游览的第一站就是威尼斯。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人工岛屿和邻近一个人工半岛,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




水是威尼斯的灵魂,是水造就了威尼斯这座名城。因此,该城市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桥城”等诸多美称。这天天气炎热,阳光照在身上热辣辣的。当海风吹来,才有点凉爽的感觉。来威尼斯旅游的人非常多,行人如织,熙熙攘攘。威尼斯的建筑很有特色,风格各异,特色独具,很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我们一行先坐上了游艇,游艇辟波斩浪,速度较快,放眼望去,天水相接,碧蓝的大海波涌浪翻。不远处有一排排的建筑,栉比鳞次,错落有致,形态优美。由于游艇速度太快,不能细细观赏,留下了遗憾。这些建筑与水相连,看上去就像一幅幅硕大的油画,美不胜收。从游艇上下来,我们改坐普通船只,在威尼斯的水巷中行进。船在水巷中穿行,水巷两侧就是住房,有时伸手即可触摸到,说明水巷很窄。房子坐落在水中,长年浸泡,会不会泡朽泡坏,会不会坍塌?我不免生出一种忧虑。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奇异的建筑,给人带来一种神秘的色彩。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车辆的城市,其交通工具全凭船只和游艇。




我们从船上下来,来到了圣马可广场,这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广场东面的圣马可教堂建筑雄伟,富丽堂皇。总督宫是以前威尼斯总督的官邸,各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五彩缤纷,十分养眼。广场比较宽阔,风格各异的建筑映入眼帘,尤其是教堂建的颇有特色。广场上有许多鸽子,成群结队,有的有空中飞行,有的在地上行走,它们旁若无人,根本不怕人。有的干脆飞到人们的头上,或站在人们的肩上,一副洋洋得意状。这些小精灵与人和谐相处,显得十分可爱。仅有20多万人的威尼斯,建有威尼斯大学、威尼斯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像威尼斯大学是遐迩闻名的名校。广场上游人很多,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们国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但大家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来欣赏这座世界名城的。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姐妹城”,友谊之花在两座城市盛开。因此在这里意大利人对中国客人显得格外热情。有母女俩袅袅婷婷在人行道上漫步,母亲风姿绰约,女儿貌美如花,引起路人的瞩目,美女也是一道风景。



游览威尼斯只有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时间太紧张,不少景点只是走马观花,匆匆掠过。有些景点甚至没有时间前往。游览结束后,已近黄昏,夕阳映照的晚霞十分美丽。我们在海岸漫步,此时一艘巨大的邮轮停泊在码头上,邮轮体积庞大,造型优美。我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邮轮,感到有些震撼。赶紧与邮轮合了影。由于天气已暗,面部黑乎乎的,不是太清晰。这些已不重要,留个纪念就很好了。
(杨景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