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会友记事(二)


杨景贤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我应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所邀,于2012年9月15日下午乘高铁来到了北京南站,因为建国团长在外地有演出活动,没有时间来接我。于是,我坐地铁到百万庄,结果下地铁后打的十分困难,只好徒步来到紫玉饭店,到达后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我去餐厅吃了点饭,就回到房间休息。我在来饭店的路上起码徒步行了六七公里,幸好自己平时注意锻炼,感觉还不是很疲惫。
我居住的紫玉饭店是一个老饭店,但设施很好,饭菜质量也蛮不错。饭店的大门外有一个大牌坊,五彩斑澜,古色古香的,很有观赏性。第二天下午,我乘车来到建国团长的家中,张建国刚迁新居不久,小区属于小高层,只有八层高。建国团长住在八层,因有电梯,上下也很方便。八层楼有一个阁楼,面积比较大。张建国的书房就在阁楼上。上边有茶室,有书柜,有文房四宝。我俩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但是聊了不长时间后,张建国就有急事离开了。他作为一团之长,事情实在太多了。
晚间,张建国开车带我去一个画家家中,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崔莹和侄女张云。张云是张建国哥哥的女儿,现在北京京剧院唱花旦,在刚刚举行的央视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上,张云在复赛中夺得头名,可见实力不凡。张云中等身材,瓜子脸,一双大眼顾聁生辉,人长的很漂亮。她为人谦和,行事低调。看上去不像北方女子,到有江南女子的神韵。画家李利设宴款待我们。李利性格开朗,很健谈,也很有亲和力。他让张建国为他签了名,盖了章,然后他拿出侯大师的画作给大家欣赏。李利的存画真不算少呢!有不少名家的画作,很有艺术价值。我居然在这里看到了山东著名画家孔维克的画作。孔维克是山东省美协秘书长,近几年在画坛名气见长,他的画作风格鲜明,有人文气息,升值空间比较大。
看来李利这个人很不简单呢!他很会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他时常请画家到他这里吃饭,然后挥毫泼墨,为他留下画作。所以他积累了大量的画作,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站在他家的窗户向外瞭望,只见万家灯火,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京城的夜晚十分繁华和漂亮。
9月17日下午,我再次来到张建国的家中,我俩聊了一阵后,张建国让我观看了他的藏品,张建国热衷于收藏紫沙壶和纸扇。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紫沙壶,林林总总地摆放在那里,很养眼呢!我也十分喜欢紫沙壶,因为紫沙壶彰显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品位,有一种内涵在其中。其观赏性和艺术性让人爱不释手。张建国收藏的画扇,都是空白的扇页上让书画家现画的,当然有不少是著名书画家。所以这些画扇也就有了艺术价值。张建国对这些画扇非常喜爱,时常拿来观赏和把玩。他对我说,待积到百扇后,准备办一个扇子展览,让大家一起分享。
晚间乘车去国家京剧院附近的淮扬府聚餐,由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做东,参加聚会的还有福建电视台的记者,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李海燕,张建国的琴师李杨等。李海燕是程派名家,当年她与张建国到泉城济南演出时,我采访过她,也算是老相识。李海燕待人热情真诚,她的老家是河北邯郸,如今在菊坛也是闻名遐迩。宋官林院长性格豪爽,待人热情,他主政国家京剧院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弘扬京剧艺术,传承京剧文化,成效显著,使剧院面貌一新。
今晚大家谈兴很浓,情绪高昂,气氛热烈,宋院长频频给大家敬酒,酒喝的也很畅快。幸福指数蛮高呢!宋院长对我说,明晚院里在北京大学有一场演出,杨老师可去看看。我一听很兴奋,说道,谢谢宋院长!此时我在心里说道,机会难得,明晚一定去观看。
9月18日下午,张建国团长开车接我去北京大学,这天晚上,国家京剧院三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是高雅艺术进学堂活动。到了北京大学后,演员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我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是张建国团长的声音,我寻声而去,果然是张建国在演唱,女琴师周估军为他操琴,他是在调动演出的状呢!
今晚演出的剧目是梅派剧目《韩玉娘》,主演是董圆圆和张建国,董圆圆饰韩王娘,张建国饰程鹏举。这出戏的原剧名是《生死恨》,共十四场,需要演出四个多小时,由梅兰芳大师创演。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这么亢长的演出,显然是不适宜的。于是剧作家对此剧进行了改编,将场次压缩到六场,将时间压缩到两个多小时,并更名为《韩玉娘》。
此时的北大百年讲堂座无虚席,大家来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作为梅派传人,董圆圆在演出中展示了深厚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功力,唱的精彩,做功精到,对角色的掌控十分到位。作为奚派传人,张建国饰演的程鹏举,人物塑造丰满,唱腔韵味浓郁,音韵优美,其表演潇洒大气,灵动传神。两位京剧名家的精彩演出,不时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演出结束后,我在后台见到了正在缷妆的董圆圆,董圆圆认出了我,笑容可掬地说道:“杨老师好!您也来看演出了?真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您。”我说道:“是啊!自十几年前去北京采访您,一直再未见到您,这次相见是机缘巧合吧!您今晚的演出十分精彩!祝贺您!”董圆圆笑道:“杨老师过奖了,这出戏刚排不久,还不是特别完善,您多提宝贵意见。”我们正聊着,张建国团长走了过来,董圆圆对张建国说:“国哥,和您配戏特别默契,感觉太舒服了,谢谢您!”张建国笑了笑说道:“您客气了!彼此彼此。”双星闪耀,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美的艺术大餐。此时,宋官林院长也来到后台,见了我说道:“杨老师,这场戏看的值吧?”我立马回答:“值啊!很值!谢谢宋院长!”的确,能在北京大学看一场好戏,真是一种荣幸呢!这场演出将在我的心中留下十分美好的记忆。
第二天中午,张建国团长接我去江浙饭店就餐,在坐的有京剧基金会的杨部长和张瑞芳女士,两人十分热情,饭菜都是江浙风味,清淡可口。饭后张建国团长开车将我送到北京南站,我乘座高铁回到济南。这次京城之行,收获亦是不小,再次采访了张建国,结识了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在北京大学观看了一场精美的艺术演出。真是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