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游记

标签:
文化 |
杨景贤
五年前我就开始关注婺源,被那里独特的风光所吸引。婺源篁岭景区,位于婺源县江湾镇东南的石耳山脉。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篁岭的名字起源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篁岭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秀丽的风光、乡风民俗和人文景观,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篁岭是婺源的一个极具魅力的景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到这里观览。在一个秋意浓郁、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来到了慕名己久的篁岭景区。篁岭景区在山下的大门是徽派建筑,古朴凝重。我们坐古村索道前往篁岭景区古村观览。从索道下来,行不多远,一个古朴典雅的牌坊映入眼帘,牌坊是木建筑,顶部由黛瓦铺就。上方有一匾额,刻有“天开篁岭”四个金色大字。字写的还是有些功力。
沿着通往古村的道路行进,在路的右边有茂林修竹、奇花异草。往远处看,山峦起伏,郁郁葱葱。路边有不少大树,有的树干十分粗壮,树龄估计有上百年了。这些大树以樟树居多。大山腰上有不少梯田,这应是种油菜花的,油菜花的观赏期是在三、四月份,我们此行是无缘看到美丽的油菜花了。每年春天,婺源的油菜花海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油菜花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特色景观,曾获得中国十大花海等殊荣。篁岭的水墨梯田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全球十大,了不起!这个荣誉见证了篁岭梯田花海之美。




进得村口,滿眼都是秋收作物,有玉米、大豆、辣椒、南瓜等等,琳瑯满目,目不睱接。在一棵大树前,有“中国农民丰收节,篁岭晒秋谷粒多”的黄色刻字,字很大,十分醒目。这里有生产队长广播讲话的话筒,有拖拉机、独轮车和挑担等,我一会儿手扶拖拉机,一会儿肩挑辣椒,一会手推独轮车,美美地作了一次秀。我还抱着一个特大的南瓜,让同行者为我拍了照。看到当地人脸上表露出的喜悦之色,就会感受到他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通过观看和参与,对篁岭晒秋有了初步的体验。由篁岭的秋收想起故乡的秋收,每到秋收时刻,故乡人都是滿怀喜悦地参加秋收劳动,掰玉米,刨地瓜,割豆子,摘绵花……特别是遇到丰收年景,故乡人的劳动积极性更加高涨,看着颗粒归仓,粮食满囤,衣食无忧,那种幸福感是不言而喻了。
今天来篁岭观览的人真不少呢!道路两侧都是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高高矗立。篁岭古村从民居、官宅到祠堂、牌坊,处处雕饰着的“徽三雕”图案。“徽三雕”是指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是徽派建筑中精华的部分。“三雕”技艺精妙绝伦,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内的徽建“官厅”就有砖雕、石雕、木雕三雕装饰,官厅是宅居主人身份、智慧的象征。“徽三雕”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而且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这里是江西省,篁岭为何采用徽式建筑?原来婺源县曾归属安徽省徽州市,后划来划去,现在归江西省上饶市管辖。所以,仍保留了徽派建筑风格。




篁岭人爱花,在街道上行走,不时看到盛开的鲜花,有鸡冠花、月季花、紫薇花、一串红等等。篁岭在油菜花凋谢之后推出鲜花小镇主题产品,种植的三色堇、月季、绣球花等在篁岭生长。篁岭鲜花小镇有鲜花环绕,五彩缤纷,十分养眼。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循着山势而建,古街巷弄、墙角窗边,点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秋季虽然花儿少了,但篁岭人还是种了应时的鲜花,点缀乡村,美化乡村,看着盛开的花儿,会让游客赏心悦目,心情舒爽。
花溪水街是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除古村天街外,又一条商业娱乐街。水街高低错落布置有酒吧、咖啡、甜品、茶舍、香道馆等休闲业态。同时布满水雾装置,清凉避暑,坡面上沿街布置了石磨、水碓、悬浮怪屋等景观。水街不仅是休闲的好场所,也是观赏美景的所在。这里到处可见流水潺潺,碧草鲜花,还有哗哗流淌的小瀑布,池中还不时形成氤氲的烟雾。景点不大,但很精美,给人们带来心情的愉悦。




在街道上行走,不时看到农民晒秋的场面,农户房子周边都挂滿了农作物,玉米、稻穗、辣椒等,还有红彤彤的柿子。此时,我看到一农民正在制作晒秋图,他用玉米和辣椒制作了晒秋图,上面由红辣椒排成“晒秋”两个大字,这两个大字很艺术,颇有观赏性。晒秋图上还有小画,很生动。右上侧还有“抖音”两字,看来这个农民准备将晒秋图发到抖音上,让更多的人来观赏。在山岭上有栉比鳞次的徽派建筑,高低不同,错落有致。一嘟噜一嘟噜的玉米、辣椒、稻穗挂的到处都是,林林总总的农作物,展示了丰收的景象。在一个木板平台上,有一个用玉米和辣椒排列的晒秋图,亦很有特色。晒秋图上有这样一些字“好生活,好气色,谷粒多—中国农民丰收节”。引得不少游客前来观看,大家纷纷在这里摄影留念。八年前,篁岭一位大妈用粮食晒出了一幅国旗为祖国庆生,引起热切关注,各大媒体争相刊载。时下篁岭晒秋不仅是一道独特的景观,也成为了“最美中国符号”。
篁岭作为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村落,亦有一些表现传统文化的场所,我去过树和堂,这里的建筑有一种沧桑感,古色古香,古朴典雅。房中上方有一块黑色匾额,刻有“树和堂”三个大字。里面有古桌、古凳,墙壁上挂滿了书画。房子两侧有一副楹联,刻有“金石其心艺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一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树和堂的原主人是曹鸣远,他是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至江西抚州府临川县知县。



!


在不远处有座古典建筑,名为“怡心楼”,该建筑是本制结构,雕梁画栋,外面是朱红色,上面雕了许多人物,共有八组,人物是金黄色,这八组图案中应该是都有故事的,遗憾的是无人讲解。进得楼中,只见屋顶部雕刻精美,房子正中吊着一古式灯笼,下方有四条红绸牵着一朵绸缎做成的花。在供桌摆有磁器和小画屏,上方有一横匾,写有“喜溢高堂”四个字。匾下方是大红色,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双喜,两侧有一副对联,“门楣喜庆生辉彩,秦晋良缘兆吉祥。”这里是办婚嫁喜事的场所。怡心楼最早并不是篁岭的建筑。它是邻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客馆,被整体搬迁进了篁岭古村,成为古村一座婺源民间婚庆展示楼。不少年轻夫妻在这里摄影留念。








行走至一个怪屋,门外有告示,“怪屋为趣味体验项目,地面倾斜,有一定的危险性。儿童进入须有家长陪护,60周岁以上老人、孕妇、心脏病、高血压及身体不适者,请勿体验。”看了这个告示,我遂打消了体验怪屋的念头。同行的王庆宏老师去体验了一把,说是进去以后,身体瞬间发生倾斜,顿时吃了一惊。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设计。怪屋一楼是斜屋,人置身其中,站立不住,一种强大的引力,附着于身体之上,使其失去平衡;二楼是倒屋,屋顶在下,桌椅在上。这样整栋古宅看起来都是斜的、倒的了。
篁岭还有不少看点,因时间关系,该打道回府了。在回程的途中,看到一位俏丽的女子,身着蓝布花衣,头戴蓝花巾,左手挎篮子,右手执扇子,神态安然地站在街中。女子身材挺拔,亭亭玉立,皮肤白皙,双眸剪水,美丽动人,成为一道风景。不少人围着她观看,并为她拍照。游篁岭的感觉蛮不错的,亲眼目睹了农民晒秋的壮美景象;见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见证了这个古老的村落人文风情。还是有不少的收获,算得上是不虚此行了。(杨景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