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2019-12-17 15:48:4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感悟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小学部  张英南

最近,我再次品读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名篇。读后我深深地被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所感染,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叶老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又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涵义。“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而这“一辈子受用的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做一名引领者,来伴同孩子们成长。

读着叶老的话,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感觉好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出现波动,但好习惯又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要注意讲求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把无形的思考过程用有形的图文展现出来,实现知识可视化,把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有条理地链接在一起,建构成一张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这种方法认识其他的生字,还可以加入图画,使思维导图的作用更大。左右脑共同处理信息,识字教学的效果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帮助学生对生字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提高学生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比如:平时我们在教学提手旁的生字时,一般会让学生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这样枯燥单调的方式学生毫无兴趣。如果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学生兴趣就会大增。在学提手旁的生字时,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带有“扌”的字,没有学过的但你知道的也可以写,然后绘制思维导图来进行分类。首先确定主题为“扌”,在一级分支里填写自己积累的带有提手旁的字,并展开二级分支,就是由这个字想到的字。其实,孩子已认识了不少的偏旁,如“氵、艹、彳、辶、工、弓、口、马、宀、女、犭、氵、纟、忄”等,我就让    学生把相同偏旁的字找出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汉字中有8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学生熟悉了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半字,进而联想到其它的形近字。在教“眼睛”的“睛”时,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的字:清、请、晴、情、蜻、猜、静。这样,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就会明白,青有了水就成了清水的清,有了目就成了眼睛的睛,有了日就是晴天的晴,有了竖心旁就成了心情的情,有了虫就成了蜻蜓的蜓,有了反犬旁就是猜一猜的猜,有了言字旁就成了请坐的请,这样,“青字族”的字就被学生牢牢地记地脑子里了。另外,“包” “也”“乍”等一些字都可以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的字族,这样学生就积累了不少字族的字。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合理的识字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参与了识字的过程。实践证明,无论是“随文识字”,还是“集中识字”,学生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去认识汉字。经过努力,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惯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能用心思考,努力实践,帮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做真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