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分类: 数学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合并同类项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字母表示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以及代数式求值的基础上对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如何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以后学习解方程、整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识别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3)知道在求多项式的值时,一般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2.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4.个性品质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的意识,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2)通过合并同类项,学生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判断
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
教学过程:
问题:如图,这里有两块不同颜色的大理石,
请问:(1)白色大理石面积是多少?
如上图,两块不同颜色的大理石售价都是每平方单位b元,则白色与绿色每块各多少钱,一共又是多少钱?
二、探求新知
1、同类项的概念
观察:
你能发现这两组算式中的项各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生总结:
2、合并同类项概念及其法则
思考:(1)再看上面两个算式,你能将其合并成一项吗?(难点)
(2) 对于下列项数较多的多项式,如何合并同类项?
例如:
3、 例题赏析: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总结:凡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化简再代入。
4、学生板演(小练习第4题)
三、课堂小结
两个概念:同类项(两相同),合并同类项
一个法则:一变两不变
一种思想:转化思想(化繁为简)
四、作业设计
76页习题1、2
五、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师生互动效果明显,重难点突出,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概念与法则均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教师给予引导与补充。本节课有两处较不满意,一是例题赏析题面不够复杂,否则更能体现化简的优势;二是由于课前教室被占用,导致耽误六七分钟时间,实际本堂课时长为38分钟,所以临时将教学环节作了小变动,删除了学生板演环节,这是我本节课的一个遗憾,因为学生板演最能反映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每上一课对学科都有一个重新认识,课本上每一看似简单的内容一挖掘,发现都深藏着很多方面知识。这对以后备课、上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使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