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市级课题开题报告
(2019-12-21 19:27:56)分类: 科研任务 |
名师工作室市级课题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AJKT2019—36)
韩吉旺
一、选题背景
语文教材一般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其中课后练习不仅仅是语文教材中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而完备的课后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朱绍禹教授曾对此做了较详实的研究,指出作业系统是“教材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材料”。认为作业系统能够帮助学生解读范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前后连贯、内涵丰富,有着比价科学完备的课后练习体系。更为可贵的是,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不仅仅是练习, 而是学习语文知识、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线索。可以说,暗含语文要素的课后练习成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亮点。重视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充实了教材文本的教学内容,扩展了教材文本的学习外延。
对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研究,大多学者既结合教学实践,又吸纳了西方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进行研究。但很多的研究走向理论化,大多是对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编排的理论依据和原则的研究。叶圣陶先生在过去的著作中点明了课后练习的编写原则,认为课后思考练习既要符合学生学情,明白易懂,又能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纵观以前大家的研究,发现很少有课后练习与文本学习相融合的指导策略研究。
统编教材在考虑“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时,是将语文学习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细化成一个个语文要素并布列在各册语文教材中, 教材的课后练习直接反映了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语文要素。所以,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成为学习语文课程知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思考练习就是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素、训练本单元语文项目的重要线索。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好课后练习,使语文教材内容更有针对性,发挥课后练习的学习对教学内容逆辐射作用。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因此,本课题通过对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引导教师重视课后练习的指导,研究课后练习的学习价值,明确课后练习与课文、语文要素乃至单元主题的联系。认识到课后练习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提升自主阅读能力、落实语文学习要素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课后练习的学习指导策略:怎么样指导能使课后练习的学习落实语文学习要素,怎么样指导能体现课后练习的梯度性、连贯性,怎么样指导能深挖课后练习的内涵、感受课后练习背后的思维发展,怎么样指导能拓展课后练习的外延、激活课后练习的文化张力。课后练习系统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还能让读者领会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课程精神。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按照谁研究,凭借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元问题分析,本课题研究界定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为其研究的行为主体、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其研究的蓝本,课后练习为其研究的行为对象。对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1.研究目标:
(1)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系统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合,有效利用课后练习进行知识链接,丰富语言积累。
(2)通过课后习题系统的策略指导能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语文,能启迪学生多维的方法学语文。
(3)对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探究与实践,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研究对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要素归纳及指导。
3.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一是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学习与认识。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是后续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从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前后连贯化、年级梯度化、要素系统化、项目对应化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是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探索研究。可以通过分册、梳理、归类等方式,通过实践探索的形式,探讨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这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三是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梳理研究。通过对应语文要素归类方式,在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形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成果。
研究具体内容:
一是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进行梳理研究
1.以表格形式分册统计课后练习内容。将统编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课后练习进行分册统计填表。
2.以阅读、习作两大类进行归类梳理。按照读写两大类,分年级将将课后练习进行归类研究。
3.以系统化的语文要素进行归类梳理。按照语文要素系统性特点,对课后练习题进行系统归类梳理。
二是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进行系统研究
1.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前后连贯化研究。
例如:复述练习的前后连贯化研究
2.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年级梯度化研究。
例如:朗读练习的年级梯度化研究
3.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要素系统化研究。
例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练习要素系统化研究
4.统编教材课后练习项目对应化研究。
例如导学页——课文——课后练习学习项目对应化研究
例如课标学习目标——课后练习内容对应化研究(表格式)
三是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1.目标导向、先入为主的指导策略研究;
2.前后连贯、梯度进行的指导策略研究;
3.紧扣要素、阅读渗透的指导策略研究;
4.整体归类、点上开花的指导策略研究;
5.明确内容、精细探讨的指导策略研究;
……
当然,还可以从使用原则、策略、现状和建议等几个维度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开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指导策略研究。指导教师科学规范正确使用教科书课后练习系统,运用课后练习系统完成教学成果效度检测。同时认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补充、调整和完善课后练习系统,也是属于本研究的内容。
4.研究方法:
文献学习法:不断加强统编教材的培训学习,钻研相应的理论文献及期刊文摘,为后续的研究积累丰厚的素材。各人做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阅读笔记。
行动研究法:加强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行动研究路径,为教师积累科学的实践经验。
实验总结法:采取讨论、实践加总结的方法,对初步形成的指导策略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并进行推广。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拟定为两年,分阶段计划如下:
(一)基本思路:理论文献学习——整合统编教材资源——分册梳理课后练习系统——实践研究——系统归纳总结
(二)具体方法:文献学习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总结法
(三)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19年4月-6月,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2019年7月—8月,组建课题研究框架,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主要研究人员,制定课题组规章制度,进行人员分工。
第三阶段:2019年9月—2021年8月,课题研究阶段
2019.8—2019.12完成第一项研究内容: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进行梳理研究
1.以表格形式分册统计课后练习内容。将统编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课后练习进行分册统计填表。
2.以阅读、习作两大类进行归类梳理。按照读写两大类,分年级将将课后练习进行归类研究。
3.以系统化的语文要素进行归类梳理。按照语文要素系统性特点,对课后练习题进行系统归类梳理。
4.完成部分文献的学习并做好记录。
2020年1月—2020年8月完成第二 项研究内容: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进行系统研究
1.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前后连贯化研究。
例如:复述练习的前后连贯化研究
2.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年级梯度化研究。
例如:朗读练习的年级梯度化研究
3.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要素系统化研究。
例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练习要素系统化研究
4.统编教材课后练习项目对应化研究。
例如导学页——课文——课后练习学习项目对应化研究
例如课标学习目标——课后练习内容对应化研究(表格式)
5.完成部分文献的学习并做好记录。
2020.9—2021.8完成第三项研究内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1.目标导向、先入为主的指导策略研究;
2.前后连贯、梯度进行的指导策略研究;
3.紧扣要素、阅读渗透的指导策略研究;
4.整体归类、点上开花的指导策略研究;
5.明确内容、精细探讨的指导策略研究;
……
6.搜集完成各册指导策略方案并进行分析。
除了上面的研究任务外,在课题研究阶段。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1.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围绕课后练习展开一系列集体备课、课例观摩、问题研讨等。
2.定期发布各人的教学设计、公开课、论文、案例、教学反思等,接受指导。
3.收集整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总结,开展中期汇报,接受课题中期评估。
4.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5.定期编制课题工作简报(每半年一次)
第四阶段:2021年9月—12月,课题结题
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形成一套以论文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主的成果集,进行全面推广。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四、成果预设
本课题将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以专门研究课后系统的专业论文和总结报告为主要形式的理论成果。就具体研究应用而言,形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案例集。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系统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合,有效利用课后练习进行知识链接,丰富语言积累;让课后习题系统的指导进入教学环节,渗透到学习过程;通过策略性指导让学生重视课后练习的学习,在情感上更加关注,在学习上更加认识课后练习的价值所在。通过课后习题系统的策略指导能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语文,能启迪学生多维的方法学语文。对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探究与实践,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五、研究基础与条件
1.研究基础:
课题组前期已经将统编教材中课后习题作为研究的内容,并在全县部分乡镇中心学校送教,其中以课后习题个案研究内容为首要。课题组核心观点是:课后习题系统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解读范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社会评价方面,各地各级专家对课题组课后习题系统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认为这种教学改进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值得研究。
2.人员组成:
课题组主要负责人韩吉旺,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30年,多次主持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语文教学方面的论文多篇,出版语文学术专著两部。被评为省教坛新星、特级教师、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课题组主要成员本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是骨干教师,学历本科,工作认真,热爱教育事业,勤于思考,有奉献精神,而且有着丰富的一到六年级教学经验,有大局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强。
3.课题组分工:
(1)课题组总策划协调,开题、中期、结题报告:韩吉旺
(2)课题成果的整理与编写:荣兵
(3)撰写设计、上课、课例、反思、总结、学术论文,搜集过程性材料:课题组全体成员
4.经费保障:
本课题研究人员除主持人是县级教研员外,其他全部都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在研究时间和实践环节上有保证;在资料准备上能够利用图书室,网络等查找文献;在经费保障上,利用安庆市安排的名师工作室经费进行专项经费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