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的雨》评课稿乐成实验中学语文组蔡向红

(2020-06-27 09:27:46)
标签:

蔡向红

分类: 听课评课

薛曼丽老师上课温声细语,极具亲和力,听她的课让人感受到如缅桂花的清香与温润。整个课堂设计结构清晰,从整体感知到语言品读到情感感悟层层深入,再加上她的亲和力和调控力,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参与,整堂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薛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导学策略,让学生有法可循,如“结合阅读提示,说说文章围绕着昆明的雨都写些什么?”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统揽全局,为全文做好铺垫。语言品析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亮点,这过程中老师首先推出阅读策略如“细读课文,自选角度进行品析;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进行批注,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引领学生充分地有方法地品,有趣地读,自读、演读,合作读,通过读更好地品,通过品带出有感情的读,把淡淡的文字品读出浓浓的味。

全课以汪曾祺是作品贯穿,开头是汪之诗作,中间适时插入汪名言,最后是汪的故事和作品,一堂课不仅学习汪的《昆明的雨》还补充这么多汪的作品,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厚重。可以看出薛老师备课非常到位,不仅自己把汪的主要作品几乎“一网打尽”一一拜读,还能把这些阅读所得穿插在教学中。如果坚持下来,定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厚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很多老师上课导入课文后就会首先介绍作者,按部就班又显得生硬,薛老师一改传统,把“知人论世”环节放到恰当的地方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和韵味。

最后提一点建议:自读课与教读课要体现不同的课型,《昆明的雨》是自读课,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老师可以再放手一些,适量点拨指导,多多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真正体现“化教为学,以导促学”的教学理念。

                       

 

20191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