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秘密禅宗

(2023-02-24 13:38:15)
标签:

杂谈

智慧秘密   禅宗

 

1,缘起性空是佛法的根本理论。世间诸相皆因因缘和合而生,而这些现象却是空的。因、缘、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他包含三重内涵:因缘相生、无常,即事物的运动发展的属性,福祸相依转化,也预示着希望,空性,即无我,是跳出烦恼的方法。

2,因果6条法则:

因从果生,即先因后果,

相由缘现,

事待理成,即事物的成立遵照客观规律,

多从一有,即一切即一,万法归一

有依空立,有与空相互依存,

佛是人成,

3,12因缘:

无明,即痴,无知,是六道轮回之根本,也是斩断轮回之苦的关键,

行,业行。过去因。

识,因为过去的业行而产生来世投胎的种子

名色,一颗投胎的种子进入母体,与肉身结合形成有意识活动的胎体

六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为有了内在意识而要与外部发生联系的渠道

触,感觉

受,知觉、感受,产生的内在情绪。现在果。

爱,心理需要

取,动机、追求。

有,行动、行为。现在因。

生,来世再生

老死,终结。未来果。

4,佛教的真谛就是空无自性,见性成佛。追求意志的完全自由,无所住,不执著,寻求没有对立的境界。放下即是,当下即空。以简单、直接、平凡、自由为修行之真理,倡导守贫、朴素。

5,禅宗推崇禅定与修行并行。禅定以戒定慧为主,定为中心,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进行禅定要调节饮食、睡眠、神、息、心等配合。修行就是顿悟后去事件中不断实践。

6,禅宗的核心思想包括:1)放下言语思虑,歇即菩提。2)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体用不二,只有放下所有外相,才能看见本心、佛性,发现菩提心、慈悲心。含有缘起空、当下空的意义。

7,禅宗的修行三重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8禅宗第一公案:拈花微笑。

9禅宗四句箴言: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10,修行方法: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强调不执著于外相。

11,百丈禅师心法: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2,一切万法皆生于自性。自性即自心,自心即真佛。所以不必寻他佛不见自心真佛。

13,坛经中心: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4,在家出家之法门: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无相偈:唯传见性法,出世见邪宗,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15,什么是功德?评梁武帝建寺、供养,念经行为只是求福报,而非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为功德。

内性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性体离念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6,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

八邪:

邪见: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

邪志:邪思维

邪语: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邪业:杀生,邪淫

邪命:不如法之生活

邪方便:邪精进

邪念:不如法之观念

邪定:非正定之定。

17,禅宗发愿: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

18,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无生死,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本生万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晨省內求
后一篇:坛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