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朗读方式(杜亚群)
(2019-04-08 22:26:47)分类: 论文随笔 |
多样的朗读方式
秦都区中华路小学
参加王瑞枝工作坊后,阅读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业书籍,并应用日常的教学之中,收获很多,如何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教学之中,我思考量多。经过不断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我认为,在阅读的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运用多样的朗读方式。
1、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童话时,请几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请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3、情境读——增强情感渗透力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本描述的语言环境展示给他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帮助学生进入朗读的意境。
4、学生比赛朗读——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感受比赛乐趣。
5、自选展示读——展示自我在教学《夹竹桃》这节课时,我让每个学生自选一句或一段展示读,让学生真正的在读中有所感悟,深入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图。
6、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8、小组自由读——学生互相提高小组内自由读书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自己读的方式,因为自己读不受速度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水平可读得快一点,也可以读的慢一点;可以每人读一句,也可以每人读一段;还可以一人读,其他人听。读得好的学生,别人可以学习他的优点;听者本身就是在培养倾听能力。
高效率的朗读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脑想,“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语文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充分考虑“听、说、读、想”的最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读好每一课。